> 財經 >

IPO候場銀行的進和退|今日熱文

時間:2023-05-04 08:30:35       來源:北京商報

換道注冊制后,10家IPO“候場”銀行陸續披露2022年成績單。5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多家擬上市銀行業績表現良好,資產規模增速顯著、營收凈利雙增,但亦有個別銀行掉隊,出現營收凈利雙降或只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與此同時,受批發零售業以及房地產業拖累,個別銀行不良貸款率也有所升高。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受內外多重因素沖擊,2022年個別銀行業績出現下滑,但2023年國內經濟活動穩步恢復,將利好擬上市銀行盈利和資產質量。

業績增速進度不一

5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10家擬上市銀行均已披露2022年業績數據。從資產規模來看,2022年IPO“候場”銀行競相擴大總資產規模,10家銀行均實現增長,其中7家銀行總資產更是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資料圖片)

數額上,廣州銀行以7939.32億元的總資產遙遙領先其余9家擬上市銀行,東莞銀行以5384.19億元的資產總額位居第二位,順德農商行、湖北銀行資產規模均超過4000億元,南海農商行、江蘇昆山農商行和湖州銀行總資產超1000億元。馬鞍山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亳州藥都農商行則較為袖珍,資產總額不足千億,分別為851.68億元、827.16億元和610.4億元。

與資產規模的高速增長不同,10家擬上市銀行營收凈利增速卻出現分化。整體來看,2022年多家擬上市銀行業績表現良好,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亦有個別銀行出現營收凈利雙降或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2022年亳州藥都農商行營收凈利降幅明顯,報告期內,該行營收減少10.54%至20.38億元,凈利潤下降26.68%至3.49億元。

廣州銀行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56%;凈利潤33.39億元,同比減少18.59%,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該行表示,主要是由于宏觀經濟形勢下行,該行信用風險增加,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對利潤造成較大影響。

同樣增收不增利的還有順德農商行及南海農商行,2022年兩家銀行凈利潤分別減少2.9%、10.38%至34.45億元和27.28億元,提及原因,兩家銀行均在報告中解釋為,加大減值損失計提和對外幫扶高風險農商行。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看來,2022年擬上市銀行雖然資產規模高速增長,但凈息差的下降等因素使得營收的增速不足,資產質量不同表現又使得凈利潤進一步分化。同時,擬上市銀行主要是中小銀行,受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較大,業績分化會更明顯。

資產質量出現分化

受內外多重因素沖擊,除業績增速不一外,10家IPO“候場”銀行資產質量也出現分化。

部分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率得以改善。例如,湖州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低位,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67%,較上年末減少0.11個百分點;再如,截至報告期末,湖北銀行不良貸款率降幅較大,較上年末下降0.28個百分點至1.97%。

不過,受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個別銀行不良貸款率則有所升高。

從不良貸款分布情況來看,擬上市銀行不良公司貸款占比較高,而在公司不良貸款中,批發零售業以及房地產業成為不良貸款增長比較快的領域。廣州銀行表示,該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是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不同程度出現了經營下滑、流動性下降、還款能力弱化等情況,推升公司業務不良貸款的規模增長。

而順德農商行和南海農商行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上漲則主要與批發零售業不良率增速較快有關,其中,順德農商行批發零售業不良率由2021年末的0.1%增至7.59%;南海農商行批發和零售業的不良貸款率則由2021年末的0.47%升至3.18%。

“銀行資產質量與實體經濟、銀行自身經營水平等方面相關性大。”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由于去年我國經濟內外環境復雜,區域經濟復蘇分化,不同區域中小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于經營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導致少數銀行資產質量分化。受去年復雜經濟環境影響,銀行零售業和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導致銀行相關板塊不良有所上升。

仍需提升差異化能力

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后,主板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等發行上市審核工作由證監會移交至滬深交易所,10家擬上市銀行先后完成了主板IPO申請“換道”工作。

談及2022年業績對于擬上市銀行IPO進程的影響,于百程表示,在全面注冊制之下,上市會更加便利,審核重心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正常范圍內的業績下滑對上市進程影響不大,但會影響投資者的預期和募資估值,如果出現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和業績波動,則需要做出合理解釋。

“注冊制下,市場更看重中小銀行經營規范性、持續盈利能力和潛在成長性。”周茂華也認為,2022年少數銀行營收凈利表現可能只是市場關注的一個方面。注冊制下,銀行上市的選擇權和定價權交給市場,同時,作為特殊金融企業,需要監管部門認可;從這個角度看,擬上市銀行若想盡早上市,仍需有完善的內部治理、規范經營和信息披露、較強的經營能力和競爭力;同時,發揮區位優勢,提升差異化發展水平,體現較強的成長性等。

對于2023年擬上市銀行的業績展望及建議,周茂華認為,隨著國內經濟活動穩步恢復,消費活動回暖,企業經營狀況改善,有利于銀行凈息差趨穩、銀行盈利和資產質量的提升。

“2023年,一方面經濟復蘇加快,但仍存在各產業不均衡的情況,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現象依然明顯,息差下降,給銀行的經營業績也帶來壓力。”于百程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擬上市銀行要維持穩健發展,加強資產負債組合管理能力,穩定息差,擴大非息收入,成為接下來經營中的工作重點之一。在負債端,銀行主動優化結構,把握市場趨勢擇機吸收低成本資金;在資產端,在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前提下尋找更高的收益資產,利用科技能力提升差異化定價能力。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