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兩家頭部券商首次開展信用衍生品逐筆清算

時間:2023-08-08 08:55:36       來源:證券日報

近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河”)兩家頭部券商,首次在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清算所”)開展信用衍生品逐筆清算業務,產品種類覆蓋單名信用違約互換(CDS)與CDS指數。

目前,上海清算所信用衍生品清算參與者共42家。上海清算所表示,“兩家證券公司的加入進一步為銀行間信用衍生品市場注入活力。”


(資料圖片)

按照國際掉期與衍生品協會(ISDA)的定義,信用衍生品是用來分離和轉移信用風險的各種工具和技術的統稱,能將信用風險從市場風險中分離出來并提供風險轉移機制。

現階段,信用衍生品市場需求的主要著力點包括對沖信用風險、緩解風險資本壓力、降低債務集中度、配套境外債券發行以及內部授信管理等。上海清算所自2017年推出信用衍生品逐筆清算業務以來,配備盯市估值、信用事件處理等存續期管理與增值服務。

“中國銀河近日首次開展信用衍生品逐筆清算,掛鉤標的為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企業。”中國銀河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該筆信用違約互換交易,通過上海清算所逐筆清算方式達成,逐筆清算模式加強了從交易到結算的一體化連接,促進中國銀河信用衍生品業務的發展和布局。該筆業務在緩釋中國銀河投資債券信用風險的同時,釋放了掛鉤主體授信額度,也提升了掛鉤主體債券的流動性。

華泰證券相關人士表示,作為銀行間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核心交易商,華泰證券積極拓展各類場景下的信用衍生品業務,產品種類覆蓋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DS與CDS指數。

談及券商參與各類信用衍生品交易清算的優勢和意義,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方面,能夠增加市場流動性。流動性的提高有助于減少交易成本,提高市場的有效性,并促進更大規模的市場參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券商競爭力。在日益復雜的金融市場中,能夠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是券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我國銀行間信用衍生品市場穩步發展,參與機構持續豐富,業務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化。信用衍生品作為市場機構分散、管理信用風險的重要工具,對于完善信用風險價格形成機制、優化信用風險分散模式、提升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介紹,“未來,華泰證券將憑借在信用風險管理和信用風險定價方面的能力和優勢,深入挖掘業務需求,積極參與各類信用衍生品交易清算,助力我國信用市場風險共擔機制的成熟和完善。”

中國銀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積極參與信用衍生品業務,推動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品種與結算模式創新,積極申請上海清算所業務會員資格和信用衍生品集中清算資格。

針對券商還可如何發力,以提升信用衍生品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明明建議,第一,頭部券商應起到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各類信用衍生品交易清算,推動信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品種與交易模式的創新,促進市場發展。第二,券商應持續探索更多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做出貢獻,包括與實體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推出創新金融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實體經濟應對風險和挑戰。通過這些舉措,券商可以不斷提升信用衍生品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第三,券商可以不斷豐富信用衍生品產品線,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實體經濟主體的需求。例如,推出更多類型的信用衍生品,針對不同行業和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風險管理方案。第四,券商可以優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執行和結算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和執行質量。高效的交易和結算流程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提升客戶體驗。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