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新書發布會現場。記者 冼妍杏 攝
書籍《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記者 冼妍杏 攝
書籍《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記者 冼妍杏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6日訊(記者 冼妍杏)月亮姼,照窗臺,阿妹阿妹出街來,頭上戴花手戴鐲啰……隨著賓陽方言童謠《月亮姼》的歌聲,《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新書發布會拉開序幕。
5月16日下午,《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新書發布會在南寧市賓陽縣舉行。該發布會是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第二場在方言文化調查點實地舉辦的新書發布會,由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辦,旨在推動語保工程標志性成果服務鄉村文化建設,助力地方語言文化名片打造。
與會領導與專家代表共同為《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新書揭幕,并為黃克平等六位積極參與語保工程賓陽方言文化調查課題的發音人頒發證書。會上展示了賓陽方言童謠《月亮姼》,將賓陽方言以童謠的鮮活面貌展現給現場觀眾。
據了解,《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賓陽》按照科學、統一的規劃,在田野調查所得第一手材料基礎上,對賓陽方言文化現象進行搶救性調查記錄和保存保護。書籍以調查條目為綱,收錄賓陽方言文化條目562條、圖577幅,一圖一文,并通過融媒體技術打造了音像圖文四位一體的新閱讀體驗,多角度呈現了賓陽方言文化的實態樣貌。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重大語言文化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標志性成果,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先后列入“十三五”“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語言文化典藏》已出版50冊,包括37冊漢語方言卷,13冊民族語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