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石家莊,暖風拂面,春意盎然。如此晴好而明朗的天氣,正如此刻以嶺藥業全體員工的心情,心懷喜悅、充滿自豪。
【資料圖】
伴隨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年度報告的發布,這家中國中藥TOP10企業高質量的壯闊圖景躍然眼前——
“中國中藥企業 TOP100”排行榜中,以嶺藥業名列第 6 位;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5.33億元,同比增長23.88%;研發投入8.9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7.15%,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一組組來之不易的亮眼數據令人振奮,一項項彌足珍貴的發展成果催人奮進。從理論先導到實踐創新,從科研提速到人才擴容,從技術攻關到產業升級,以嶺藥業交出了一份扎實喜人的年度答卷,成績顯著、振奮人心。
正是抓住了中醫藥行業持續政策利好孕育的新機遇,以嶺藥業不斷開辟新疆域、制勝新賽道,通過產品研發和重大技術攻關提升中醫藥競爭力,全力構建中醫藥現代化的“以嶺場景”。
兼收并蓄:繪就中醫藥產業新藍圖
走進以嶺藥業,樹木葳蕤,鮮花盛開,芳草碧綠。漫步企業園區,既可見現代化大樓矗立,亦可見流水潺潺、亭臺樓閣的溫婉詩意。事實上,這種傳統與現代融合,傳承與創新并舉的特質,不僅僅流露于企業之表,更深刻地烙印在企業成長發展的血脈里,指引著它不斷向前,不斷超越。
在以嶺藥業西北角,有一處清幽之所,被茂密竹林和潺潺流水所環繞,它就是在以嶺藥業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核心智庫——以嶺醫藥研究院,一大批富有創見、行業前沿的專家學者、高水平研究團隊匯聚于此,緊扣《“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需求,圍繞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與中醫藥振興發展,組織開展跨學科集中攻關,推進成果有效轉化應用。
魏聰,以嶺醫藥研究院中藥分院院長。初見時,她剛剛出差回來,一路風塵仆仆,臉上卻難掩興奮之情。讓她備感振奮的是,這一蹚行取得了豐碩成果、獲益匪淺。從北京到西安、再到南京、連云港,五天時間,四座城市,參加全國大型學術交流研討會,走入國家重點中醫藥大學進行專題授課,行程緊湊且充實。
說起中醫藥現代化的話題,魏院長好似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她認為,“未來中醫藥的發展一定是物理+生物+材料+大數據共同支撐的產業體系。”這是她短短五天的“中醫藥交流之行”,收獲的最大感悟。
在以嶺藥業科研前沿拼搏奮斗了20余載,魏聰一步步見證了中醫藥行業的發展蛻變、革新進步,她得出的結論是:“中醫藥發展不能故步自封,也不是拿來主義,既要保留中醫理論與傳統組方的原汁原味,又要進一步彰顯中醫藥在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的特色優勢,促進學科交叉合作,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融入中醫藥,這才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解。”
科研創新:詮釋新時代中醫藥魅力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以嶺藥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研發投入和自身綜合實力提升,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為中醫藥產業升級提供了強大支撐。
“現代中醫藥在我眼里是十分具象化的。”以嶺醫藥研究院新藥評價中心副院長侯云龍博士表示,雖然自己每天都在與國際領先的科研技術打交道,可他依然還是會被層出不窮的現代化應用場景深深震撼到,比如,當下越來越廣泛應用的“生成式AI技術”。“這是現代科技帶給傳統中醫藥的一場革命性巨變,徹底顛覆了已有認知”。
他舉例說明,“基于分子靶點或者蛋白對接的小分子藥物,生成式AI技術可以自己主動去設計,實現對已知科研數據的隨用隨取。”侯博士說,過去研發新藥的場景是,技術人員不斷合成化合物,不斷去嘗試匹配。現在,伴隨“AI輔助的藥物設計”被越來越廣泛應用于新藥研發領域,可以將耗時漫長的人工合成匹配工作,在短短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時間內全部對接完成。侯博士形容這種巨變好比是“過去我們開著小舢板,現在則是駕駛著航空母艦。”
“尋找中醫藥與現代化對接的最佳路徑,關鍵是要拿到更多真實數據、更加有價值的數據。”侯博士帶領自己的研發團隊全力攻堅抗衰老新藥,為了獲得更加精準的試驗數據,兩年時間里,他們在1250只小白鼠身上進行了抗衰老實驗,首開中醫藥研發領域大規模動物實驗的先河,并因此獲得了大量寶貴的試驗數據,為以嶺藥業新藥研發提供了精準的實驗依據支撐,多篇研究性論文還入選了國際藥學領域 SCI 期刊,為世界抗衰老藥物研發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國家創新型企業,以嶺藥業已先后承擔和完成了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十五”攻關、“十一五”支撐、“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等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六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大獎,何梁何利獎及一批省部級獎勵,取得國內外專利八百余項。
人才加持:講好中醫藥傳承好故事
發展中醫藥事業,人才是根本,傳承是關鍵。在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場景中,高精尖人才的加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侯云龍博士是2018年以嶺藥業從國際著名科研機構——德國馬普研究所引進的專家型人才。“那時像我這樣的海歸學者,在企業內還是稀有人才,而在短短四五年時間里,以嶺藥業的人才引進培育工作就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不久前,河北省外國專家局的工作人員主動找到侯博士,明確表示,“你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從國外給你挖。”從企業千方百計引人才,到政府部門上門服務問需求、送人才,這種鮮明的人才導向,為以嶺藥業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進一步形成了各類人才加速成長、“人才之花”競相綻放的生動局面。
多年來,以嶺藥業牢牢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打造“引才磁場”,深耕“育才沃土”,搭好“適才舞臺”,全力推動人才規模、質量和結構與中醫藥現代化相適應、相協調。目前,公司組建了以中醫為主導、高層次西醫專家參與的多學科交叉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建立了高素質的科研和管理團隊,構成了以院士為學術帶頭人、以歸國專家、外籍專家、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為骨干的研發隊伍,知識結構日趨合理,年齡梯隊更加科學,多學科優勢進一步彰顯,不斷開創人才興企、企以才治新局面。如今,以嶺藥業的高水平專家團隊已成功列入河北省首批“巨人計劃”,獲得“高層次創新團隊”榮譽稱號,為加速實現中醫藥現代化賦能添翼。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從全面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到深化培育人才發展新優勢,從加快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到部署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近年來,以嶺藥業先后與眾多醫藥學院建立博碩人才培養機制、博士后合作培養機制,采取進站博士后、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外送進修學習、選派優秀人才赴國內外大學或實驗室學習、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等“引進來、走出去”形式,促進高層次人才培養,培養碩博研究生、博士后及師帶徒傳承人百余名,奏響了人才引培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鏗鏘樂章,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提供了堅強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發展新優勢全面塑造,透視中醫藥現代化場景下的以嶺藥業,一幅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畫卷正徐徐鋪展。以嶺一路走來的非凡歷程,讓我們更加深信:加快推進中醫藥發展的觀念變革、技術變革、動力變革,是大勢所趨;全面構建中醫藥現代化的“以嶺場景”,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文章來源: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