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與大家分享了一份 7月的房價地圖,包括房價、同比、環比漲跌。沒看過的可以翻翻。
但是,買房不能僅盯著價格,還要看成交量。畢竟成交量太小的小區,不僅挑不到合適的房子,等到你想賣的時候,短期內還找不到合適的買房。
(資料圖)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今年主力成交小區,以及他們的歷史價格是如何變化的。
▌注:成交量從今年 1 月開始,統計到 8 月 15 日,房價趨勢圖從 2022 年 1 月開始,截至7月份
成交量 TOP 1~25 小區
成交量第一的榮豐2008,這個小區大部分都是一居,西城上車神盤。
無論是成交價還是成交量,在同商圈內都是第一:
數據來源:我們開發的「蝴蝶指數」
因為這個小區的套總價比較低,盡管成交單價比較高,成交量還是 No.1,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這個小區熱度還是比較高的。
而從歷史價格來看,在北京房價比較平緩的區間,該小區的房價在長期來看是穩步上升的,而最近價格在下調,也是成交量增多的一個原因:
如果你想看其他小區的詳細數據,都可以在蝴蝶指數上查看,現在,也可以 聯系我免費體驗 。
成交量 TOP 26~50 小區
我們看一下豐臺花鄉的銀地家園,成交量在商圈中排第一,而成交價在同商圈中排名第二:
成交量高不一定代表流通性好,可能是小區房源本身的基數比較大,這個小區流通性如何?
從蝴蝶指數上看,流通性指標為 30.46,還是比較不錯的:
成交量 TOP 51~75 小區
同樣,分析一下此階段第一的新康園。這次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小區的抗跌性如何。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時間節點來看,比如對比 317:
可以看到,在 21 年是低于 317 的,當然,22 年已經高于 317,這個小區的增值性還是不錯的。
那么,房價這樣變化是什么原因,是大環境的問題,還是自身的原因?可以詳細 聯系我 。
成交量 TOP 76~100 小區
這次,我們分居室來看一下,同小區不同居室之間的差距。比如此階段排名第一的西壩河東里:
數據來源:我們開發的「蝴蝶指數」
可以看到,不僅僅是均價有¥3000/㎡的差距,而且漲跌情況也是不同的。今年的價格中,一居和三居,價格是有所下跌的,而二居則在上漲。
最后
買房,可以優先考慮這些成交量比較大的小區。一方面可以買到,不像那些房源比較稀缺的小區,想買一套房,可能得等一年。
大家都在買的小區,肯定有其一定的吸引力。有些小區是因為本身房源比較多,吸引大量的剛需群體;有些小區卻是板塊內的標桿產品,對于關注這個板塊的購房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當然,成交量只是我們衡量標準之一, 每個小區的具體情況如何?流通性強不強?在板塊中可以排第幾?是否跑贏大盤?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你可以試試我們的蝴蝶指數-專業樓市情報工具,查看小區的各種獨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