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家庭是萬惡之源對不對呢 每日動態

時間:2023-05-15 20:10:21       來源:大圣鬧苦海


【資料圖】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坐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一下我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心得,感悟,和大家一起共勉,如有說的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指正!

我們都知道,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大方向就是三個,社會,家庭,和學校!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任何單一的因素能決定的,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孩子看到聽到的等一切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今天,我作為一位媽媽,我主要談談家庭環境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下面幾點,是我個人家庭生活方面對孩子的要求!

第一,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我們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的行為無時無刻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孩子,比如,孝敬父母,如果我們本身對待自己父母的舉止行為,不知不覺被孩子效仿,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做到孝敬自己父母,那我們的孩子,以后又如何孝敬我們呢?

第二, 尊重孩子,公平平等對待孩子!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說話就是命令,孩子就必須服從,那么,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一個不被尊重人,如何學會尊重別人?舉一個我們最頭疼的例子,手機問題!孩子癡迷玩手機是我們父母目前最無解的問題,大部分父母都是被迫采用強迫,禁止,或者放任不管,這些方式結果證明都是失敗的。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玩手機問題呢?我們來回顧一下,你在家的時候,是不是自己在玩手機,刷抖音,聊天,打著電話,然后與此同時,卻命令孩子趕緊去做作業?你換位思考一下,孩子這個時候是什么心理?你尊重他的感受了嗎?我們自己做著禁止孩子想做的事?這是不是很像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所以,這又回到第一條,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不能守著孩子玩手機玩的不亦樂乎,我們要告訴孩子,你也可以玩手機,前提是完成學習任務,作為父母的我們玩手機,那是因為我們下班了,完成工作任務了,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身份,年齡,職責不同,不能追求絕對的平等,平等是相對的,每個人完成自己任務后,是可以娛樂消遣放松的,不是不可以玩手機,是因為你該做的事還沒完成,如果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玩手機沒問題。

第三,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可怕的!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不是一天養成的,所謂習慣,就是慢慢的適應了,所以,需要時間來養成,比如,我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任務就是先復習當天所學知識,完成作業后才可以吃飯,每天如此,時間久了,她自己每天一進家門就知道先去完成作業,再吃飯,然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再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固定時間,我們每天起床時間6.40,鬧鐘一響,必須馬上起來,一個月以后,生物鐘就養成了,到點就自然醒了,起床后自己洗刷收拾好自己上學必備品!這些都需要我們父母來幫助孩子養成的,如果作為父母我們做不到了,那孩子又如何養成呢?所以,作為父母,養育一個孩子本就是辛苦和用心的事。

第四, 挫折教育!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寵愛,溺愛,通俗的說,護犢子情節嚴重!我們也都知道溺愛孩子不對,但是還是情不自禁!這就導致了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我們作為父母甚至要看孩子心情,臉色行事,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是提倡尊重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做錯了,屢教不改,那么,懲罰是必須的,不能放任縱容。雖然說棍棒底下出英才,過時了,不全對,不人性,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人都是有惰性的,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懲罰和挫折教育的,不能讓孩子變成一個說不起,罵不起,打不起,玻璃心過重的人。

第五, 尊師重教,親其師信其道!古人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作為父母,要做到尊師重教,重視教育,在和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時刻提醒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好好學習,不斷灌輸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尊重老師的必要性,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潛移默化就接受了。有的父母可能害怕孩子在學校吃虧,在在背后教孩子如何對付老師,甚至詆毀老師,只要老師批評孩子,就是找茬,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導致孩子對老師失去尊重,那么學習上自然也就不會有很好的結果!

以上五點,是我個人家庭教育孩子的原則和觀點,不當之處還敬請各位批評指正多多包涵,希望我們一起交流,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一起摸索,探索,尋求更好的可以幫助孩子成長,成人,成才的教育方式方法,謝謝各位!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