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加速落地,個人養老金市場正呈現理財、儲蓄、保險、公募基金同臺競技的局面。作為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主力軍,基金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視對養老金產品的布局,在此背景下,公募養老FOF加速入市。
養老FOF發行提速
(資料圖)
募集規模普遍不大
自去年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落地之后,各大基金公司也加快了對養老FOF產品的布局。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今年以來合計成立9只公募養老FOF產品,還有3只正在發行,此外,另有4只已發布公告等待發行,這意味著開年以來已有16只養老FOF新品入市。而2018年至2022年此類產品的成立數分別為12只、50只、40只、48只、46只,相比之下,今年基金公司布局養老FOF的熱度明顯更高。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南方、廣發、招商、中歐、鵬華、華安等頭部基金公司布局養老FOF產品進入發行,如南方養老目標日期2055五年持有、廣發養老目標日期2045三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目標2045三年持有等,此外,中融、創金合信、永贏等多家基金公司也積極布局。
不過,數據顯示,年內完成募集的9只養老FOF產品中,平均募集天數為31天,有3只為延長結束募集。從發行規模來看,除了發起式基金成立門檻較低,養老FOF發行規模也普遍較小,今年成立的FOF中,最大募集規模也僅2億多。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成立的新基金中,發起式依然占據較大比例,尤其是1月完成募集的6只養老目標FOF基金均為發起式基金。
有公司新增“Y”份額
提升投資回報仍是核心
除了積極發行養老FOF產品外,基金公司還在新增“Y”份額。
日前國壽安保發布公告稱,根據有關約定,經與基金托管人建設銀行協商一致,并報中國證監會備案,國壽安保決定自2023 年2月15日對國壽安保養老目標日期203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增加Y類基金份額,并對基金合同及托管協議進行相應修改。
與此同時,國壽安保旗下的國壽安保穩健養老一年也同時新增了Y類基金份額。此外,今年國泰君資管旗下的國泰君安安善元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國泰君安善吾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也宣布增加Y類基金份額。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可能有更多基金公司旗下養老FOF新增Y類份額,以加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
雖然包括養老FOF在內的公募FOF近兩年發展迅猛,但整體規模并不大,尚需要用業績證明其價值。
一位FOF投資人士認為,FOF是細水長流的一類資產,短期來看,可能業績比較中庸,無法跑贏一段時間內的強勢賽道基金,但只要時間足夠長,累計收益的效果會更好,重視投資者持有體驗是FOF發展的核心。因此,公募FOF尤其是養老FOF注定是重持營、輕首發的一類產品,持有人若有良好的投資體驗,就能通過定投等方式和產品的規模形成良性循環,形成真正意義的“長錢”。
實際上,從整體公募FOF規模變化來看也是如此。受益于2019年~2020年較好的行情,不少養老FOF獲得較好業績,投資者獲得了不錯的投資體驗,才會有2020年~2021年FOF的厚積薄發,不到一年實現了規模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