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8日訊(記者 胡朝輝 李冰巖)3月24日,涪陵榨菜(002507.SZ)發布了2022年年報,公司營收增長1.2%,凈利潤增長21.14%。從營收來看,涪陵榨菜創下了近10年來最低增幅。
在營收增長乏力的同時,涪陵榨菜之所以還能取得較高的利潤增長,主要是受益于青頭菜價格大跌。
涪陵榨菜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原材料青菜頭及榨菜半成品受市場供需影響,2022年度價格分別較2021年下降約42%和18%,造成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成本同比下降。
【資料圖】
事實上,涪陵榨菜早在幾年前就已觸及銷量“天花板”,公司營收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產品提價。
營收增長主要依賴產品漲價
涪陵榨菜最近的一次提價是在2021年11月。
而據中信建投證券的統計,自2008年起涪陵榨菜漲價了12次,其中包括調節出廠價5次和調節終端零售價9次。
公司旗下70克包裝的烏江榨菜出廠價已由2008年前的0.5元上漲至2018年的2元。
為了突破增長瓶頸,涪陵榨菜也在不斷嘗試推出新的產品。
早在2014年,涪陵榨菜在先后推出蘿卜和海帶絲品類后,又在2015年斥資1.29億元,收購了四川惠通食業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由此正式進入泡菜市場,推出了蘿卜、海帶、醬油及惠通品牌產品等新品類。
2021年9月份,涪陵榨菜嘗試著推出了新品豆瓣醬,12月份又推出了零食新品“翠小菜”。
但是,一系列新品并沒有使涪陵榨菜擺脫嚴重依賴榨菜品類的局面。
歷年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1年,榨菜產品占公司收入分別為84.48%、85.04%、85.11%、86.07%和88.39%。
為了最大幅度地提高利潤,涪陵榨菜也在盡力壓縮費用。
財報顯示,2022年銷售費用約為3.65億元,同比減少了23.07%,其中品牌宣傳費更是由2021年的2.4億元降為8285.82萬元,同比降幅高達65.51%。涪陵榨菜稱主要為2022年廣告費用(報告期取消梯媒和央視)投入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研發費用也被壓縮了,僅為約422萬元,同比降幅達22.41%。
食品安全問題屢遭投訴
除了屢次漲價,涪陵榨菜屢受詬病的還有食品安全問題。
在有關投訴平臺上,共有140余起關于涪陵榨菜產品的投訴,
有消費者稱,在烏江榨菜中吃出了酷似腳趾甲的異物,還有消費者聲稱在烏江榨菜中吃到玻璃渣、鐵絲、塑料、頭發等異物。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此前有多名投資者就榨菜的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進行提問,涪陵榨菜只是回應稱,公司始終堅持精品戰略,重視產品質量,未來也會持續做好自檢、自查和售后,并將繼續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的佐餐開味菜,感謝您的建議與關注。
今年2月19日,有消費者在投訴平臺上發帖稱,自己購買的涪陵榨菜發霉變質無法食用,他要求賠償道歉。
2月20日,涪陵榨菜要求該消費者在官方賬號登記反饋。
而據該消費者反映,相關信息早已通過上述渠道進行了反饋,但遲遲得不到處理。
據該消費者自述,他在幾天前就曾到重慶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在得到有關部門的回應后就把投訴撤銷了,但是一直沒有等來涪陵榨菜的處理結果。
最終在2月25日,該消費者在投訴網站曬出了一份民事起訴狀照片。照片顯示,他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起訴,要求涪陵榨菜賠償1000元。
2022年3月,涪陵榨菜生產的烏江鮮脆榨菜絲被《消費者報道》列為2021年度十大不推薦產品第二位,原因是鈉和甜味劑相對較多。
對此,涪陵榨菜則發布聲明稱,烏江鮮脆榨菜絲已經過國家質量檢測部門的嚴格檢測,所有生產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