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易綱:中國外匯市場具有韌性,有能力實現動態均衡

時間:2023-04-04 20:28: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新經緯

央行網站4日發布央行行長易綱在2023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的講話,易綱表示,我國外匯市場具有韌性,有能力實現動態均衡。


(資料圖片)

易綱指出,近幾年,全球經濟面臨的超預期沖擊較多,經濟環境和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較大。我國一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調整適當向“穩健的直覺”靠攏。

總量方面主要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把過去“凍結”的流動性釋放出來,提高貨幣乘數,以基本穩定的央行資產負債表支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

據易綱介紹,過去五年,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年均僅增長3%左右,保持了基本穩定,同期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年均增速都在10%左右,與近8%的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

利率方面同樣保持相對審慎和留有余地,政策利率波動比較小。

易綱表示,2018年全球主要央行連續加息,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僅在年初小幅上調5個基點后即保持不變。2020年疫情暴發后,全球主要央行大幅降息至零利率水平,同期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20個基點后保持穩定,市場利率也一直保持在適當水平。2022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大幅加息,中國不僅沒有加息,而且還適當降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了20個基點,市場利率穩中有降。

匯率方面,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保持彈性、雙向浮動,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易綱稱,堅持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總體上人民幣匯率是由市場決定的。同時,十分重視提高換匯的便利化程度,目前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老百姓的需求,讓老百姓和企業能夠比較自由地購匯結匯,滿足就學、旅游、貿易等合理的外匯需求。

易綱還表示,我國國內物價和人民幣匯率都保持了基本穩定,得益于國家對糧食和能源的保供穩價,同時貨幣金融條件保持穩定適度是物價穩定的重要基礎,總的看,宏觀政策的效果比較理想。

易綱提到,過去五年,人民幣對美元三次“破7”,第一次是2019年8月,第二次是2020年2月,第三次是去年9月,前兩次用了5個月回到7下方,去年用了3個月,這是市場供求的結果,說明我國外匯市場具有韌性,有能力實現動態均衡。

易綱強調,物價穩定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能夠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2022年,我國GDP總量121萬億元,折合約18萬億美元;人均GDP8.6萬元,折合約1.27萬美元。過去二十年,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約40%,年均升值約2%;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約20%,年均升值約1%,支撐了我國GDP總量和人均GDP換算成其他國際貨幣后,能保持平穩增長。國際上,有國家因為匯率大幅貶值,難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新經緯APP)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