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記者發稿,A股市場已有16家農藥上市公司發布去年年報或業績快報,其中13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81.25%。
多因素提振業績
4月19日,農藥生產商中農立華發布去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116.99億元,同比增長32.61%;實現歸母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23.5%。在此基礎上,公司推出年度分紅預案,擬10轉4派5.50元(含稅),預計派現金額合計為1.06億元。
(資料圖)
中農立華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國內外成交量回暖,公司方面整合農化行業資源,聯合上下游生產企業,推廣共建命運共同體理念,千萬元級合作伙伴數量和銷售額占比顯著增長,同時不斷延伸產業鏈,拓展上游中間體及下游大包裝制劑,保障農藥供應。加強市場研判,準確把握補庫存和去庫存節奏,提高資金周轉率。
東高科技首席主題研究員尹鵬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農藥市場的政策及需求導向明顯,行業步入較大的變革調整期,市場需求方面依然強勁。國內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擴種大豆和油料等作物,加大了農藥需求力度。供給方面,環保與安全政策強化,高毒農藥淘汰提速,綠色農藥需求走高,行業整體產能縮減,導致去年我國農藥市場(如原藥)趨于緊平衡,“同時,農藥流通領域監管趨嚴,各省相繼執行從生產企業到經銷甚至零售的省級電子監管,促進農藥終端的健康有序發展,也倒逼整個農藥產業鏈向新的發展格局邁進?!?/p>
事實上,除中農立華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農藥市場需求出現增長。比如,揚農化工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國際糧食價格高漲,主要國家農戶種植意愿與收益提升,帶動了植保產品投入的增加。同時,國內持續推出農業利好政策以及有利于農藥行業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法規,環保監管與化工園區安全治理加速推進,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農藥行業延續了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高景氣。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上述16家農藥上市公司當中,包括中農立華、揚農化工在內,共有8家農藥上市公司連續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多家公司在報告中提及公司業務涉及生物農藥的研發。
對此,尹鵬飛表示,近年來生物農藥的需求持續旺盛,生物農藥因其高效、安全,且與生態環境要求高度相容,使用量明顯增長,國內部分起步較早的農藥上市公司也在持續發力生物農藥的研發,“對比傳統農藥,生物農藥的毛利潤提升明顯而且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可以為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持續的盈利提升?!?/p>
生物農藥價值凸顯
科轉育成智慧農業平臺聯合創始人張曉兵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預計隨著農產品內需和農藥出口市場進一步增加,農藥市場有望逐步擴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農藥產業和農藥化工領域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同時,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以及各國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高要求也在推動農藥化工行業的不斷改進和發展,這給農藥化工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坝捎谵r藥化工行業屬于高碳行業,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都受到了較大的環保壓力,所以,積極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不斷推進生物農藥的科技研發和應用,以適應雙碳戰略和可持續發展觀下的市場和環境的需要,這類農藥生產企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也更值得關注?!?/p>
對于未來我國農藥產業的發展趨勢,尹鵬飛表示,落后產能加速出清是大趨勢。有機磷類和殺蟲劑方面,近10年以來使用量逐年下滑,去年仍是下降的趨勢。隨著我國最后10種高毒農藥的全面禁用,高毒農藥的替代品將會上升。同時,如果轉基因作物逐步放開,殺蟲劑用藥量會進一步下降。除草劑方面,雖然數據端需求沒有明顯的減速,但是產能供給大于需求,后續也會出現產能淘汰的情況。
“農藥使用的減量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生物農藥的價值空間正在凸顯,例如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具有選擇性強、高效、廣譜、對人畜低毒、易分解和殘毒少的特點,對環境友好,需求量不斷攀升。新煙堿類殺蟲劑,雙酰胺類殺蟲劑,殺菌劑等生物農藥的需求量對比去年會有明顯的增加?!币i飛進一步表示,預計農藥產能集中度相比去年會有所提升。在上下游整合和產業、產品升級背景下,具備產能增量符合環保要求、積極開展生物農藥研發制備,能夠上下游聯動的企業,其發展前景更值得期待。
華安證券方面表示,預計今年農藥成本端壓力逐步緩解,供給端格局繼續優化,需求端有望延續增長,農藥行業有望迎來供需再平衡,景氣度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