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的爆發,直接帶動了民航業的復蘇,但出境機票預訂量的恢復卻依然在路上。5月3日,攜程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五一”假期用戶飛行距離達四年巔峰,出游半徑較去年同期增長25%;受國際航班量、簽證、假期時間等因素影響,出境機票預訂量僅恢復至2019年的45%,去往東南亞的短線游成了出境的主要選擇。
(資料圖)
國內航班: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疫情后的首個小長假,國內游客旅行熱情高漲。《報告》顯示,“五一”期間用戶平均出游半徑較去年同期增長25%,其中飛機出行平均距離為1638公里,約等于上海飛往呼和浩特的距離,達到4年來巔峰,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根據攜程旗下FlightAi市場洞察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國內航班架次超過8萬,日均水平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左右。盡管國內航班運力已完全恢復至常態,但需求的攀升則更為迅猛,《報告》顯示,今年黃金周機票搜索熱度較2019年大漲162%,北上廣深杭、成渝之間航線最為熱門,假期國內單程含稅機票均價為1211元,較2019年增長39%。
國際航班:與2019年比仍有很大差距
跨境航班方面,今年“五一”假期,作為文旅部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的首個小長假,讓消費市場對于出境游的需求得到了顯著釋放。
上述攜程《報告》顯示,“五一”內地出境游整體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00%,出境機票、酒店訂單量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近900%、近450%。另據飛豬數據,“五一”假期出境游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0倍。
對比2019年來看,仍有不小差距。攜程旗下FlightAi市場洞察平臺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際航班恢復至2019年同期四成左右。去哪兒數據也顯示,“五一”期間出境游機票預訂量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5月1日-4日)的45%。一家國有大型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從今年“五一”情況來看,旅行社出境游整體恢復至2019年同期三成左右。
“‘五一’出境游雖然穩步復蘇,但由于2022年基數比較低,整體情況跟2019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尚游匯文旅董事長鐘暉表示,“目前出境游受制于航班未完全恢復、簽證辦理、出境游產品研發和收客周期長、假期時間短等客觀因素影響,只能說正在有序恢復中。”
跨境目的地選擇:航班恢復成主因
根據多家在線旅游平臺報告,在出境游中,短線游成為主要選擇。其中,途牛數據顯示,出境短線游人數占我國總體出游人數的10%,出境長線游占2%。而在短線出境熱門目的地中,除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旅游地均榜上有名。
據攜程數據,近70%的出境意向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截至4月23日,在國際出港航班目的地區域占比中,東南亞和東亞分別以45.7%、29.7%的比例,分列第一和第二名;從航班量恢復率來看,新加坡排名第一,而中國-泰國航班量目前的絕對值居于首位。“五一”期間中國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也延續了這個趨勢,集中于國際航班恢復程度領先的東南亞與東亞。
東南亞地區受青睞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簽證辦理的便捷。“相較于歐洲、日本等國家,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基本都是落地簽或電子簽,出簽時間短,便于旅行社操作。此外,目的地花費低也是游客選擇東南亞的一個主要原因。”有出境游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坦言。
品質升級:兩艙訂單漲幅超經濟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出行品質的提升,疫情后首個小長假期間兩艙機票(頭等艙、商務艙)訂單漲幅超過經濟艙水平,根據攜程數據,“五一”期間兩艙機票單程均價為2443元,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80%。
更多注重品質與便利的旅行者也選擇包機出行,據了解,“五一”期間攜程公務機包機訂單多為國內前往蘇梅島、那霸、馬爾代夫等海島目的地。
“5月以后東南亞雨季將至,迎來旅游淡季,相關旅游產品的價格會有所回落。同時,東南亞國際航班的恢復程度較為領先,其國際機票價格也有著清晰的下行趨勢,再加上6月即將到來的端午假期和傳統旅游旺季暑假,‘五一’后的東南亞出境游市場或將進一步火熱。”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分析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