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鏈 >

喜報!廣西大學科創團隊制備出芯片產業關鍵原材料7N高純鎵

時間:2023-08-08 09:08:3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劉琴 李新雄 通訊員 吳達慧)日前,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本碩博創新創業團隊經過多年技術積累,成功制備出純度達到7N級以上的高純鎵產品。據了解,高純鎵廣泛適用于通訊、新能源產業等領域,量產后能有效緩解我國半導體原材料行業發展瓶頸問題,為國家芯片等半導體原材料安全保駕護航。

鎵與砷、氮、硒、碲、磷、銻等金屬和非金屬形成的一系列鎵基化合物,均為優質半導體材料,是研制微電子器件和光電子器件的重要材料,甚至可以說鎵引領著芯片等半導體材料的發展方向。

我國是全球金屬鎵的最大生產國,但生產的多為鎵的初級產品(純度在99.9%即3N級—99.99%即4N級的粗鎵),主要供應美國、日本、歐盟和韓國等國家,用于高端半導體材料深加工產業。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面臨出口鎵的初級產品、進口鎵深加工高端產品(高純鎵、砷化鎵等鎵基化合物)的尷尬處境。

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科創團隊在自治區科技廳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助下,依托廣西大學省部共建特色金屬材料與組合結構全壽命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4年的技術攻關,建立“標準晶種制備工藝”“冷熱循環結晶技術”核心技術,并開發出高純鎵一體化提純設備,有效解決了高純鎵生產中所面臨的產品純度穩定性差、生產周期長、工藝流程復雜等難題,成功突破了我國在芯片等半導體關鍵原材料制備方面的技術難題。

當前,該團隊已與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達成制備技術全面合作協議,同時還輻射帶動所在學院的本科生創新創業團隊在高純稀土材料制備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探索取得突破,與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實驗室,共同承擔自治區科技項目研發,充分發揮了高校高層次人才、基礎研究、科研平臺和技術積累等資源優勢,實現了產學研深度融合。

“這是我區科研人員接續奮斗、厚積薄發的成果,難能可貴?!弊灾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為了將廣西稀有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自治區層面強化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依托高校重點實驗室,培養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效。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