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行更新信息,支付牌照總量再減三張,持牌支付機構已不足190家。
撰文|張浩東
(資料圖片)
出品|支付百科
今日,「支付百科」注意到,央行官網更新了已注銷許可機構名單,又有3張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銷,注銷完成后,目前累計被注銷的支付牌照已經達到了83張。
3張被注銷的支付牌照分別是云南銀通支付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百家匯支付有限公司、榆林元亨商務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由于沒有續展,三張支付牌照有效期停留在了2023年7月5日。
前不久,在央行公布的支付牌照續展結果中,就表示了云南銀通支付和榆林元亨商務管理兩家公司沒有提交支付牌照的續展申請,因此屬于在到期后自動注銷。
另一張被注銷的支付牌照安徽百家匯支付,根據央行的披露,安徽百家匯支付在支付牌照還未到期時就已經主動退出,可見早就沒有了續展支付牌照的打算,最終選擇了放棄。具體來看,3張支付牌照的業務類型均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且業務覆蓋范圍都是單一省份。在支付牌照續展之前,「支付百科」就預計可能會有幾張預付卡牌照不再續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底,支付清算協會關于注銷會員資格的公告中,就涉及到了安徽百家匯支付,被支付清算協會清退,基本上意味著其支付牌照沒戲了。
縱觀最近幾批的支付牌照續展,被支付清算協會清退,可以說是支付機構注銷牌照的征兆,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因為沒有支付牌照的機構,是無法獲得支付清算協會會員資格的。
近年來,支付牌照總量不斷縮減,幾乎每次續展都有幾家支付機構丟牌,僅今年以來被注銷的支付牌照就超過了十家,其中大多數是預付牌照,也不乏互聯網支付牌照。這主要是支付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導致的,由于經營情況不好,部分預付卡機構盈利能力有限,有的甚至出現了負利潤,放棄不再賺錢的業務未嘗不是及時止損的方式。
在一些支付機構退出行業的同時,也有積極的信號釋放,比如在數十家中止續展的支付機構中,已經有嘉聯支付、首信易、云南本元支付三家由中止變為了續展,讓更多處于中止狀態的機構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