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宣布算力領域最新布局后,中國電信(601728.SH)近日也公布了最新進展,其AI算力服務器(2023-2024年)集中采購項目已批準,公司首次將AI算力服務器作為獨立品類進行集采。
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目前在算力領域,多家企業正圍繞AI大模型熱潮帶來的智算市場加快布局,將智算視為今年的重點業務板塊,產業鏈中的高性能服務器、交換機、CPO、存儲芯片等多細分領域將受益;同時,國產化算力替代亦存在機會,不過國產芯片短期尚存短板。
(資料圖片)
中國電信首次獨立集采AI算力服務器
據中國電信官網消息,公司AI算力服務器(2023-2024年)集采項目已批準,此次招標人為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獲悉,本項目分4個標包,分別為訓練型風冷服務器(I系列)、訓練型液冷服務器(I系列)、訓練型風冷服務器(G系列)、訓練型液冷服務器(G系列)。預估采購規模為4175臺,I系列配套InfiniBand交換機1182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集采以訓練型服務器為主,實際上近段時間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中國電信頻頻發聲。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稱,“當前算力基礎設施正由通用算力為主向通算、智算、超算一體化演進,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注入強勁動力。”根據公司最新財報,中國電信持續優化“2+4+31+X+O”算力布局,上半年智算新增1.8EFLOPS,達4.7EFLOPS,增幅62%。7月初,中國電信還首發TeleChat大模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昨日中國電信亦同步披露一項智算集采。根據公告,天翼云2023年GPU智算專區建設工程項目現已具備采購條件,擬采取單一來源方式采購。因涉及需要HPC相關性能優化的軟件包授權,為華為不可替代的專有技術,本次確定單一來源供應商為華為。
國產化算力需求幾何?
中國電信此次集采中,I系列服務器CPU采用Intel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規模為2198臺;G系列服務器CPU采用鯤鵬處理器,規模為1977臺。換言之,此次國產化服務器規模占比約47.35%。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財聯社記者,“中國電信以國產化替代來促進服務器產業發展,反映了國產化算力替代龐大的市場需求。”
“我們會持續投資英偉達的算力,同時在布局一些國產算力,目前已經和遂原科技等不少于5家國產芯片廠商合作。我們目前已經在無錫開通了我們的信創專區,也會在內蒙古、海南再去開通,逐步引入國產芯片能力,在國產芯片的每個芯片資源池上迭代模型服務,最終服務用戶。”正轉型智算的IDC及云服務廠商首都在線(300846.SZ)副總裁、智算中心事業群總經理牛繼賓近期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記者注意到,大模型熱潮催生了算力需求,亦帶動了國產芯片采購。例如寒武紀-U(688256.SH)8月17日盤后公告稱,與中國移動臺州分公司、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簽署7.53億元數字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項目合同,寒武紀-U負責智算硬件部分的供貨、安裝和后續服務,所占金額5.28億元(含稅)。
不過有從業者告訴記者,“目前布局智算的廠商用國產芯片的量很少,國內廠商暫時在CPU和GPU方面還有短板?!绷硗獗P和林站在服務器行業角度表示,“從現階段的服務器核心來說,很難說國產服務器就一定用國產芯片,但至少有了需求就會有人去嘗試供給,嘗試研發和突破?!?/p>
AI首支10倍股誕生
“智算的需求量在變大,我們智能算力事業群的收入指標在公司內部已經是排名靠前;很多上市公司跨界投資其實也是因為現在需求非常火爆,驅動企業去投資?!迸@^賓表示。實際上不僅運營商方面加快智算集采,目前多家企業均瞄準了智算。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眾備受市場關注的算力概念公司中,鴻博股份(002229.SZ)今年以來股價持續走高,今日鴻博股份競價再度漲停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超581%,自去年5月份低點4.51元以來股價翻10倍。據了解,鴻博股份旗下英博數科最新稱9月可落成3000P以上智算中心,不過據公司8月15日公告:截至目前算力出租業務占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較小。
與此同時,財聯社記者從中興通訊人士處獲悉,上半年公司“第二曲線”持續拓展,算力基礎設施產品是重要動能,算力板塊是其今年發展重點。
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浪潮信息展示了目前業界最領先的智算中心。浪潮信息人士告訴記者,該智算中心是一個預制化、模塊化的智算中心,集計算、存儲、網絡和算力調度于一體,覆蓋不同的計算節點兼容國內外主流的CPU和異構加速芯片,支撐AIGC等應用,可兩周內交付。
聯想集團副總裁陳振寬亦在算力大會上發布聯想集團AI算力戰略:“聯想將全面投入、持續創新,打造以AI為導向的算力基礎設施?!睋?,未來公司50%以上基礎設施的研發投入將投向AI。
針對當前的智算熱潮,盤和林告訴財聯社記者,“產業鏈中的高性能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光通信模塊CPO、存儲芯片、CPU、GPU及相關的ASIC和FPGA,以及芯片產業的封裝測試、液冷技術提供商等產業都將受益;其中最為受益的,是圍繞智算中心建設的ICT設備供應商和CPO供應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