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1號口通往香港名店街的入口處,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香港名店街關閉倒計時”的信息。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圖
近日,在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1號口通往香港名店街的入口處,兩塊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香港名店街關閉倒計時”的信息,引起了不少熱愛二次元文化的“80后”“90后”關注。
曾“潮”極一時的“二次元文化”一條街要停業了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7日和4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實地走訪調查后獲悉,香港名店街確實因租賃期滿,將于4月19日停業,隔壁迪美購物中心仍正常營業。在香港名店街停止營業后,原有部分店鋪將遷至南京東路800號第一百貨商業中心,預計于4月29日開啟試營業。也有一些店鋪將轉移至迪美購物中心繼續營業。
香港名店街升級搬遷信息
“80后”“90后”的童年回憶
香港名店街和迪美購物中心地處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一帶,位于人民大道的地下通道內,是上海有名的綜合型地下購物中心。二者雖前后連通,但并非是一家。由于聚集了許多以售賣動漫、游戲周邊衍生產品的店鋪,這里曾是上海二次元文化地標,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二次元愛好者,也是許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憶。
“名店街這邊關停,主要的原因是物業合同到期了,之后會有其他的物業來接管,據說要重新裝修。”一位店主告訴記者,不久后,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將開辟一塊區域,并打造成為一片新的二次元文化聚集地,而原來開在香港名店街上的多數二次元相關店鋪也將陸續搬往。
香港名店街沿街有許多二次元相關的店鋪。
對于裝修完成后是否還會將店鋪搬回來,這名店員表示很難說,“我也不知道這里要裝修多久,但是一般我們跟商場簽合同基本會簽1~3年,過去以后可能就很難再往返了,心里還是有點舍不得的。畢竟不光是消費者,我們自己也習慣了這個場地。搬到第一百貨以后,所有東西都要從零起步,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讓它重新成為一個二次元的風向標。而即便是名店街重新裝修完了,也不一定所有二次元相關的店都愿意回來,畢竟客流已經分散掉了。”
曾以地攤文化聞名
在這條“二次元文化”一條街上,除了有動漫、游戲相關的店鋪,通道兩側琳瑯滿目的地攤也曾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香港名店街沿街有許多二次元相關的店鋪。
在周末、節假日時,這里時常聚集著大量擺地攤的學生、青少年,他們賣的往往是徽章、立牌、掛件、卡片等小物件,抑或是自己先前購入的二次元相關商品,由于諸如“到手后不喜歡了”等原因,便打算將其二次出售給喜歡它的人,以給自己“回血”。
“名店街的地攤文化也算是有一定的歷史了。最開始的時候可能都是一些學生群體。他們不是專門來擺攤的,只是正好站立在店鋪外面交換或者交易自己手頭的周邊,比如卡牌。后來一些人發現好像可以通過補差價來賺取一些利益,就逐漸形成了市場,并且慢慢地擴大了規模。”另一家店鋪的店員董先生說,在周末、節假日等人流高峰時期,這里的景象會非常壯觀,幾乎每個店鋪前都有人圈出一小塊地擺攤,各式各樣的攤子往往一路延伸到地下街的出入口。
香港名店街沿街有許多二次元相關的店鋪。
香港名店街沿街有許多二次元相關的店鋪。
香港名店街沿街有許多二次元相關的店鋪。
二次元手辦
不過,這也對沿街店鋪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董先生告訴記者,一方面,擺攤的人搶占了一部分沿街店鋪的生意,“像我們這種有店鋪的都是有經營許可證的,但是擺攤的學生群體的話肯定就沒有。他們賣的東西跟我們也比較相似,如果正好擺在店門外的話,是比較影響做生意的,包括我們的一些展示品也會被他們擋到。另外,擺攤的人里還會有一些成年人混雜在其中做生意,他們既不用交租金,也不用納稅,屬于是無證經營的范疇。”
4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香港名店街看到有部分地攤。
另一方面,由于地攤數量龐大,往往會造成主通道的擁堵,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事實上之前因為擺攤鬧出過很多問題,比如像周末這種客流量比較大的情況下,經常因為有人踩到地上的商品,導致發生一些矛盾,也有過報警來協調處理的。再比如,制造垃圾增加商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等等。而且,因為這里本身是條地下街,空氣不算特別流通,人一多了以后會明顯地感覺到比較壓抑。”董先生說。
此前,商場物業方曾與在此擺攤的人進行過溝通,不過由于群體龐大、多為流動、有不少未成年人等原因,難以進行有效的管理。不過,從地下街搬到第一百貨后,擺攤的現象預計將得到改善。
“我們會在4月19日左右搬完。這個周末做完生意后,就該處理退租之類的事情了,然后要跟第一百貨商場重新對接。”董先生表示,自己與一批商家在第一百貨的新店位置已經聯系好,將于29日集中開業,期待屆時與廣大二次元同好“再續前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