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訊(記者葉淺 單盛群)日前,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源科技”)回復了創業板IPO首輪問詢并更新招股書。
資料顯示,佳源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在智能電力領域提供物聯終端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智能電力物聯終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電力物聯網服務三大業務。
(資料圖)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佳源科技三大業務均呈現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況,且公司業務區域也集中于華東地區。同時,佳源科技曾向公司前后兩任實控人多次拆入和拆借資金,相關關聯交易引發深交所問詢。此外,首輪問詢中,深交所還關注了佳源科技的創業板定位、內控規范性、業務獲取方式共計26個問題。
三大業務均現大客戶依賴癥
財務數據方面,2020-2022年報告期內,佳源科技業績穩步增長,各期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48億元、5.28億元和5.81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2690.2萬元、8928.93萬元和9177.19萬元。
招股書披露,佳源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以智能電力物聯終端及智能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為主,報告期內電力物聯網服務占比逐年下降。2020和2021年,佳源科技的第一大業務均為智能電力物聯網終端,銷售收入分別為1.48億元、2.8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5%、55.77%。
細究來看,佳源科技對大客戶的依賴較為明顯。報告期內,按照省網公司口徑,公司智能電力物聯終端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1.15億元、2.07億元和1.63億元,占當期該類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77.33%、73.51%和 61.04%,呈現出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況。
此外,智能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電力物聯網服務兩大業務中,前五大客戶也貢獻頗多。智能電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當期該類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9.85%、80.63%和79.17%;電力物聯網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當期該類業務收入比例為98.91%、96.51%和94.16%。
佳源科技在主營業務的客戶集中度情況引發深交所關注,繼而要求公司說明上述情況的合理性,并對比報告期內公司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客戶集中度情況,分析集中度占比與變動趨勢的差異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與佳源科技的高客戶集中度相適應,公司收入來源領域亦相對集中于華東區域。報告期各期,來自華東區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7.62%、76.01%、66.63%。佳源科技解釋稱,這主要系公司總部位處江蘇南京,可以輻射經濟發達的華東區域,且江蘇省作為國網電力物聯網的先行先試地區,其電力設備智能化投入規模也較大,公司營業收入的地區構成符合下游行業需求的區域分布。
與前任實控人資金往來遭問詢
招股書披露,佳源科技前身為佳源有限,2014年由張恒林、郭偉、王定華共同出資5008萬元設立,三人各自認繳出資比例分別為59.9%、20.05%和20.05%。2020年9月,佳源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設立時,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周云鋒,持股47%。此時,張恒林持股比例降至1.67%,而郭偉和王定華已不在公司股東之列。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2023年3月7日),佳源科技控股股東和現任實控人周云鋒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合計57.44%的股份,前任實控人張恒林直接和間接持有佳源科技3.04%的股份,而對于張、郭、王三人的股權變化情況,招股書并未詳細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佳源科技與公司前后兩任實控人均存在多筆資金往來。
2014-2018年,為資金周轉需要,佳源科技向張恒林借入資金1586.37萬元;2019年6月,為支付投標保證金,向張恒林借入資金10萬元;2021年4月,為支付供應商貨款,向張恒林借入資金129萬元。佳源科技披露上述資金均已歸還且張恒林豁免了相關利息,公司將其計入資本公積。
2019年11月,張恒林因個人資金周轉需要向佳源科技拆借資金200萬元,同年12月歸還,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公司支付資金拆借利息0.76萬元。
此外,2020年,佳源科技為周云鋒控制的另一家企業南京詩潔墊付部分房屋裝修費,后收回本金502.5萬元,利息16.37萬元。
可見,報告期內佳源科技向關聯方拆入和拆借資金,但雙方對彼此收取的利息情況卻并不相同,難免有為佳源科技提供資金支持的“嫌疑”。
另需指出,2020年9月,張恒林辭去佳源科技總經理職務,且在張恒林已轉讓公司控制權的情況下,與佳源科技仍存在多項資金往來,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解釋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張恒林在公司生產經營中發揮的作用等。
對于佳源科技IPO進展,中國網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