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好不容易賺錢的基金又跌了 到底應該怎么止盈?-全球快消息

時間:2023-03-30 09:48: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來源:華夏基金


(資料圖)

權益資產在經歷了開年后的快速上漲后,近期轉入橫盤拉鋸,但不少板塊也積累了不小的漲幅。

不顧投資中一向是“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市場本就具有周期性,漲多了就會跌,賬戶達到了一定的盈利之后,也就需要適當的止盈鎖定收益。

到底該怎么提前鎖定收益,及時落地為安?

01、什么時候贖回?記住一個大原則

“什么時候贖回”這個問題,不僅受到個人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市場判斷的影響,甚至還會因為買的基金類型、買入時點不同、整體倉位不同,最終的操作完全不一樣。

但是為了避免追漲殺跌,克服心理焦慮,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投資思路和賣出計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一般來說,在市場與賬戶的雙向結合現實下,也就是①市場漲幅達到了 ②達到心理預期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肯定是最好的止盈時機,我們在設定止盈線時也可以朝著這個方向靠攏。

02、如何制定一個可操作的止盈策略?

該如何制定一個理性的賣出策略呢?對于止盈線的設置,有沒有什么更加科學直觀的量化指標呢?小夏這里提供幾個指標供大家參考:

①目標收益率

以權益型基金為例,在具體目標設定上,可以參考年化15%止盈線。

15%的目標并不是隨意定的。如果我們翻看權益類基金指數的歷史數據會發現,經歷了牛熊交替漲漲跌跌后,年化收益基本就在15%左右。這是一根不會輕易達到、但是踮踮腳努努力能夠實現的收益,可以我們作為止盈的參考依據。

數據來源:Wind,基日(2003/12/31)截至2023/1/1,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不代表投資建議。

最大回撤

在制定目標收益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再制定一個目標回撤率,比如“目標收益25%+最大回撤10%”,在基金收益達到目標之后如果仍看好后市表現可以繼續持有,如果持續上漲就繼續持有,如果市場下跌基金達到最大回撤值時立刻止盈。

指數估值水位

針對指數基金而言,可以重點關注指數的估值水位。PE(市盈率)、PB(市凈率)是常用的估值指標,PE平時更加常用,但對于固定資產較多、周期性較強的行業,比如鋼鐵、有色、房地產、券商等,適合參考PB(市凈率)。

估值區間衡量的是便宜程度,很多平臺都會提供指數估值點位參考。理論上說當估值百分位處于80%以上時屬于高估區間,積攢了回調的壓力,當百分位低于20%(30%)則屬于低估區間,上漲動能更足。

僅供參考,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

需要注意的是:參考估值去止盈更側重從安全的角度去止盈。估值低并不意味著馬上會上漲,而估值高也并不表示指數之后就一定會下跌,僅僅表示安全邊際可能相對較低,風險相較低估值時較高。并不能絕對指征市場后續漲跌哦~

03、止盈也不是簡簡單單賣出

不過,每一種止盈法的止盈點都是根據過往數據及經驗進行的總結,在實際的市場使用當中,仍然存在踏空的可能。止盈怎么操作更科學?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資金使用情況或者市場預期來進行操作。如果對后市行情比較悲觀就可以落袋為安,如果你覺得市場還值得再等等,可以適度降低賣出的比例,比如每次止盈1/3,留更多的籌碼在場內待漲。

見好就收

一旦收益達到或者超過目標,就全部贖回所有基金份額。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目標明確、保守的投資者。

分批退出

分批止盈,如果只是達成了目標收益率,可以落袋為安,但可以適度降低賣出的比例,比如每次止盈1/3,留部分籌碼觀察后市行情。比如如果市場還處于上升階段,未贖回的部分還能繼續享受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同時還避免了未能及時獲利了結情況的發生。

最后,也需要提示大家,止盈并不意味投資就此結束了。

我們不妨定期梳理規劃自己的財務結構,當手里的錢不再有急用,不妨在合適位置再入場,才有望發揮真正的復利效果。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如果對于長期和復利擁有期待,不妨定投。滾入再投入,周而復始,方能在長期投資中收獲希望!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