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劉垠)25日,記者從科技部火炬中心召開的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推進會上獲悉,2022年,59家試點高新區依據量化積分,共為積分企業提供財政資金支持達307.4億元,促進積分企業獲得銀行授信1178.6億元,獲得創業投資達1294.9億元。
企業創新積分制取得的成效可見一斑。會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四級職員徐軼介紹,近年來,科技部在科技金融方面重點發力,推動實施科技創新再貸款貨幣政策,聯合重點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十百千萬”“一體兩翼”專項行動,引導推動5家國家高新區試點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推動10家國家高新區建立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建成服務全國20多家重點金融機構的科技金融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切實引導金融資本流向科技企業。
截至2023年1月底,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1.39萬億元,比去年初同比增長13.8%;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64萬億元,比去年初同比增長22.4%。
為有效解決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2020年起,科技部火炬中心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通過創新積分精準識別和有效發現創新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引導地方政府打通財稅、科教、產業、金融等政策資源支持企業創新的直接通道。
徐軼說,2023年,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的高新區已達133家,分布在全國25個省份。通過積分信息管理平臺,前兩批59家試點高新區累計上報7.13萬家積分企業數據,較2021年增長超過2倍,預計2023年積分企業將達15萬家,政策覆蓋面顯著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創新積分制不僅有效促進政府精準施策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還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精準配置。
據悉,20多家銀行與各試點高新區對接合作,開發上線區域性“積分貸”專項金融產品,2022年已為積分企業提供無抵押、低利率授信貸款1178.6億元。前不久,火炬中心與中國銀行總行合作開發的中銀—火炬“企業創新積分貸”正式發布,2023年預計配置1000億元專項額度。
“實踐表明,企業創新積分制是適應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的政策創新,是將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部署落地落實的有力舉措。”徐軼表示,下一步,火炬中心將持續推動企業創新積分制提質擴面,加強服務、拓展場景,最大限度釋放政策工具效能。
具體而言,火炬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創新積分評價體系,聚焦“硬科技”和實體經濟,發現、識別和支持創新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科技初創企業;推動各地整合各類涉企政策,加強與金融機構、創投機構、資本市場等合作對接,并引導產業資源為積分企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