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高品質打造人水和諧生態水網 一體化示范區發布專項規劃做好“水”文章

時間:2023-05-16 15:26:12       來源:新民晚報

一衣帶水,以水為脈。對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來說,水是最重要的生態本底,如何做好“水”文章,是示范區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上午,示范區執委會會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滬蘇浙兩省一市三級八方水利(務)部門,聯合召開示范區水利(務)領域聯保共治創新實踐成果新聞發布會,共同發布示范區《水利專項規劃(2021—2035年)》《供排水專項規劃(2021—2035年)》《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和《水利(務)領域2023年行動計劃》。

兩個專項規劃印發實施

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張忠偉介紹,《示范區水利專項規劃》以高品質打造人水和諧的生態水網為目標,明確到2025年,全面推進人水和諧的生態水網建設,基本建成協調協同的防洪除澇保障體系、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共保聯治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共商共管的綜合水管理體系,河湖水面率由20.3%上升至20.61%(水面將增加7平方公里);到2035年,示范區“一網+四體系”全面建成,率先實現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資料圖)

《示范區供排水專項規劃》分為供水規劃、污水規劃、雨水規劃三部分內容,將重點打造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共保聯治的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協調安全的雨水排水、共商協同的水綜合管理等四大體系。明確到2025年,先行啟動區市政供水“同網同質同服務”;基本實現城鄉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源網廠河(湖)一體化管理;基本建立完善的排水防澇體系。到2035年,示范區市政供水實現“同網同質同服務”,一體化供水成為示范引領的標桿;全面實現城鄉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構建形成標準領先、生態綠色、安全韌性、智慧高效、區域協同的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形成與示范區定位相適應的具有較高標準、系統完善、安全韌性、生態優良、智慧高效、區域協同的城鎮雨水排水體系。

2023年13項重點任務明確

今年,示范區水務工作將聚焦13項重點任務展開,包括7項一體化制度創新,6個重點建設項目。

7項一體化制度創新不僅包括水利專項規劃、供排水專項規劃、聯合河湖長制3項制度創新成果的落地實施,還包括示范區幸福美麗河湖建設、示范區水利(務)領域一體化規范、跨界水體水利工程“建管運”一體化機制、加強重點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4項制度創新舉措。

6個重點建設項目涉及元蕩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三期)工程、淀山湖岸線生態修復(一期、二期)工程、藍色珠鏈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二期)等,其中元蕩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工程三期建設,在一期、二期工程10.5公里建成長度的基礎上,通過三年的持續建設,將實現23.9公里全線貫通。

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出臺

聯合河湖長制是示范區治水理水取得成效的重要制度保障,作為2023年重點工作之一,《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就是要將示范區在治水理水方面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系統集成,不僅為持續夯實示范區生態環境基底提供強有力制度保障,對長三角乃至全國建立健全跨界聯合河湖長制也將具有示范引領效應。

《規范》共44條,重點明確了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內容和要求,分類細化了示范區內各級聯合河湖長具體工作職責和任務,詳細規范了各級聯合河湖長的履職重點和履職方式,創新建立了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治理“五大機制”。

“治水理水,需要久久為功。目前,示范區治水理水制度的效果已初步顯現。我們相信,未來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示范區將探索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示范區綠色的底色將更加濃郁?!睆堉覀フf。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