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鏈 >

貴港市覃塘區:“魚稻共生”種養模式盤活冬季農閑地_當前視訊

時間:2023-01-12 15:49:26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資料圖片)

方整連片的水田里,綠油油的稻葉隨風飄動。近日,在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大周村的冬季水稻試驗點,村民們正忙著給“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的水稻施肥。

三里鎮大周村冬季水稻試驗點。通訊員 劉瓊華 李柳慧  攝

據了解,三里鎮“魚稻共生”項目約為100畝,預計三季畝產水稻1000斤,全年畝產魚5000斤,每畝收益超萬元。同時,聘請村民到田里務工,輻射帶動附近村民就業增收。“魚稻共生項目是符合農業產業綠色化發展思路的,我們給農民提供技術,服務農民,帶動農民增收。”貴港市都市壹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武凱介紹道。

種植的冬季水稻。通訊員 劉瓊華 李柳慧  攝

“魚稻共生”是一種田面種稻、水體養魚的生態農業模式,魚兒在田里找蟲吃,水稻就減少了蟲害,同時魚排出的糞便形成有機肥,向稻田提供養料,二者相輔相成,形成良性的魚稻共生綜合種養系統,有效提高農業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種植的冬季水稻。通訊員 劉瓊華 李柳慧  攝

三里鎮盤活冬季閑置土地,是覃塘區讓“農閑田”變成“效益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因地制宜,科學調整農業發展結構,積極探索“魚稻共生”生態種養模式,打造有技術支撐力量、有特色技術模式、有科學規范管理、有自主品牌產品的可復制推廣的新型魚稻綜合種養基地,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魚稻共贏”,既盤活了農村土地資源,提高土地使用率,還做到生態保護、農民增收“兩不誤”。

標簽: 農民增收 農業發展 生態農業模式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