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寧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現場。 黎天勇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15日訊(記者 胡戴煒)2月15日,記者從南寧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獲悉,2023年,南寧市地區生產總值目標為同比增長5%左右。2022年,南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7.5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7%,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2.9%;工業投資增長53.2%,創近21年來新高,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4個,其中百億元項目7個、超過前三年總和;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1581家;牢牢守好了糧食安全底線,糧食總產量212.54萬噸、實現“三連增”。
會上,南寧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廣旅局、市投促局等單位就南寧市如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財政支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首府文化旅游發展以及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據了解,2022年,南寧市集中力量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全力穩工業強鏈條,開創工業振興新格局;全力穩脫貧促增收,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全力穩投資擴消費,積蓄經濟發展新動能;全力穩外貿擴開放,構筑“南寧渠道”新優勢;全力穩主體惠實體,激發經濟增長新活力;全力穩生態促轉型,拓展“中國綠城”新內涵;全力穩就業保民生,增進人民群眾新福祉;全力穩大局保平安,提升安全發展新高度。
2022年,南寧市工作亮點主要體現在“穩”“轉”“新使命”“新賽道”“新突破”五個關鍵詞上,即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穩住了社會安全大局;經濟循環從“房地產—基建—金融”向“產業—科技創新—金融”新循環轉變;國家出臺政策,支持南寧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區,賦予南寧新定位新使命;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賽道上搶占了一席之地;投融資改革成效顯著,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南寧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化大都市的起步之年。下一步,南寧市各級部門將緊緊圍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抓政策、搶機遇,拼經濟、搞建設,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以更高站位落實國家戰略,更大氣魄推進工業振興,更快速度推動服務業回升,更強擔當落實“項目為王”,更廣領域擴大開放合作,更足干勁推進鄉村振興,更實舉措提升綠城品質,更深層次推進財稅、開發區、國有企業等重點領域改革,更好統籌推進科教振興,更厚情懷增進民生福祉,以滿格狀態、頂格標準加力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左右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