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貴港2月22日訊(通訊員 曾釬祥 譚天力)近日,貴港市港南區開展“科技支農促春耕活動”,組織科技特派員精干力量深入轄區各鎮田間地頭,了解春耕生產情況,進行現場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科技服務農業成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力量。
黃村義翔種養專業合作社的廣藿香標準化種植生產基地航拍。通訊員 曾釬祥 譚天力 攝
2月14日,筆者在該區木格鎮黃村義翔種養專業合作社內廣藿香標準化種植生產基地看到,目前廣藿香管理到位,生長良好。科技特派員們實地查看藿香生長情況,現場為種植大戶、農戶詳細講解了藿香種養的關鍵技術,積極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今天有30多名鄉村科技特派員來到這里開展科技支農促春耕活動,主要指導農戶移植育苗移植栽培工作,包括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方面。”科技特派員楊巧介紹說。
黃村義翔種養專業合作社的廣藿香標準化種植生產基地航拍。通訊員 曾釬祥 譚天力 攝
據了解,黃村義翔種養專業合作社在木格鎮和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積極響應港南區發展壯大中藥材產業的要求,廣藿香生產基地由原先的225多畝流轉增加到600畝,經過科技特派員的定期指導,農戶精心培育,預計產量84萬公斤,總產值約500萬,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為本地村民提供務工崗位近40個,年增收達30萬元以上。切實用科技幫助農民增收,實現種養效益最大化。
鄉村科技特派員正在給種植戶講解種植技術。通訊員 曾釬祥 譚天力 攝
“木格鎮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主要有天冬、藿香、艾草。去年一共種植中藥材7500畝,產量4000多噸,產值接近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大力發展中藥材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完善產業鏈,向精深加工發展,培育本土精油加工廠,還有深加工企業、產業鏈。”木格鎮副鎮長譚順昌說。
近年來,港南區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深入貫徹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2022年全區鄉村科技特派員共選派56名,其中有來自自治區、市直有關部門的專家,也有港南區本地的農林水高科技人才,定期深入農村或農業生產基地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服務、技術指導等科技服務,有效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支撐性作用,全面盤活鄉村振興“一盤棋”。引進了桂熱2號茶樹苗等新品種19個;引進荔枝蛀蒂蟲綠色防控關鍵技術試驗示范、荔枝高接換種技術示范推廣桑園高效等新技術,在13個基地已經進行了示范推廣;服務農業產業基地達1054多個,面積達203238多畝,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2000多萬,輻射帶動種養10萬多畝,直接受益人達10萬多人;開展科技培訓64多期次,培訓人數2000多人次。切實通過提供科技“金點子”鼓起農戶們的“錢袋子”,助力農業特色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