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昆明市官渡區舉行“官渡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十年來,官渡區社會建設邁上了新臺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官渡區始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官渡區公共財政教育經費撥款從2012年的6.88億元,逐年上升到2021年的18.23億元,增長了165%。十年來新建、改(擴)建、移交義務教育學校31所,2016年官渡區被評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成為昆明市首家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縣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官渡區民政局強兜底抓精準,社會救助水平顯著提升,建設起了“1+8+N”的養老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已建設1個區級中心,8個街道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4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起了15分鐘養老服務圈。2021年底官渡區城市低保標準較2012年底增長89%,基本社會服務更加完善,社會組織總量較2012年相比從207家增加到581家,增長180%。
十年來,官渡區大力實施穩就業工作,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和大齡困難人員進行分類幫扶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5.4萬人。實名登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100%,全區“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官渡區現有2家創業園區被評定為“省級眾創空間”,2家創業園區被評定為“云南省社會投資型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3家創業園區被評定為“昆明市新型創業創新孵化服務園”。十年來,官渡區社保參保人數不斷增加,社保費率持續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費率下調至16%,累計降費8.25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官渡區不斷優化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能力,轄區居民健康保障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官渡區居民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83.17歲;孕產婦死亡率于全省平均水平。多個醫療基礎設施項目啟動建設,其中官渡區康復醫院建設項目將打造成為區級健康養老和醫養結合示范點;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東院區)項目計劃2025年完成基本建設。
為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官渡區以昆明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扎實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將分館建在街道、服務點建在社區,將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為深入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官渡區在全省率先建成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全年向市民免費開放。下一步官渡區還將繼續打造好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做出官渡特色,服務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