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可再生能源開啟多能協同發展新格局 6000萬千瓦特高壓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已獲批

時間:2023-05-05 13:22:45       來源:中國能源報

隨著可再生能源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多能協同將成為重塑能源格局的主要內容。


(資料圖)

“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區域布局優化發展,以重大基地支撐發展,以示范工程引領發展,以行動計劃落實發展。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將進一步引領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主流方向,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主導作用,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主力支撐。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多能協同發展將成為重塑能源格局的主要內容。”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總規劃師張國益4月12日在第八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表示。

《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到,圍繞國家“十四五”電力規劃擬定的特高壓輸電通道,一批新能源大基地目前正加速建設。在高速發展的狀態下,可再生能源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不僅已構建全產業鏈系統,而且呈現出市場主體多、競爭充分、創新活力強的產業生態。業內專家預測,未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將進入大規模開發和高水平消納并存的新格局。

■■全產業鏈體系已構建

近年來,我國風光裝機連續三年超過1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去年底突破12億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接近一半。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憑借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我國可再生能源實現躍升式發展的同時,成功構建起全產業鏈體系,而且光伏治沙、“農業+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按照國家能源局預計,到2025年,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在全社會新增用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將超過80%。

“我國已具備完備的可再生能源全產業鏈體系,未來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都將站在世界舞臺中心。”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總審計師劉繼瀛表示,“以我國光伏組件、風電整機、動力電池為例,三個產業鏈已具備全球領先地位,世界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處于優先位置,且排名第一的企業均為中國上市公司。”

在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文學看來,未來光伏將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2050年世界能源結構中,電力將成為主要能源載體,占比達到51%。其中,光伏發電將占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的近50%。”

■■多個特高壓配套大基地獲批

為推動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我國正大力推進大型風光基地建設。

“我國正在以風光資源為牽引,以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為依托,以靈活調節電源為支撐,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到2030年,規劃建設風光大基地總裝機達到4.55億千瓦。”張益國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將由能源電力消費增量補充轉為增量主體,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迅速提升,既大規模開發,也實現高水平消納。

張益國指出,“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區域布局優化發展,以重大基地支撐發展,以示范工程引領發展,以行動計劃落實發展。“例如,圍繞‘十四五’電力規劃擬定的‘三交九直’特高壓輸電通道,重點關注通道可再生能源占比要求,結合送端的新能源分布及布局,按風光調儲的開發思路,布局一批新能源基地。”

《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獲悉,截至目前,國家能源局已批復哈密-重慶、寧夏-湖南等6條特高壓通道配套的新能源大基地,規模超過6000萬千瓦。另外,還有多條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通道正在審批中。

■■技術創新驅動降本增效

在業內人士看來,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已成為能源轉型的加速器,其中技術提升是當前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以我國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光伏產業為例,目前該產業已具備全球領先優勢,不僅在產品產量、裝機總量、新增裝機等方面位居全球第一,更培育了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

“自2010年以來,光伏發電度電成本下降已超過90%,成為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最經濟的電力能源。”李文學透露,2021年4月,沙特某光伏發電項目最低電價已達到1.04美元/千瓦時,折合人民幣0.067元/千瓦時。同年6月,國家電投四川電力有限公司以最低價0.1476元/千瓦時中標四川甘孜州正斗一期20萬千瓦光伏基地,創國內光伏電站上網電價最低紀錄。“未來光伏發電成本還將下降,技術持續進步是成本下降的最大推動力。”

劉繼瀛也認為,技術創新成就了中國光伏行業十年攻堅路,彼時仍是后起之秀的隆基、晶科、通威、協鑫等企業,通過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促使技術迭代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過去十年,光伏成本實現了下降近80%。”

“風電方面,我國陸上和海上風電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產業鏈上下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無論是機組容量大型化、高塔筒低風速、漂浮式,還是‘源網荷儲一體化’‘風光打捆配套火電’‘風能+儲能’‘風能+氫能’‘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模式創新,都有力拓展了開發場景,促進成本下降。”劉繼瀛說。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