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本期《貴商》雜志② 封面人物|金石王美焰的故事_世界聚看點

時間:2023-05-08 19:53:56       來源:天眼新聞

↑↑↑點擊閱讀《貴商》雜志2023年02期總034期

人物名片:王美焰,貴商總會副會長、貴州中房金石集團董事長

企業簡介:金石集團是一家專業從事小城鎮建設的綜合開發企業,先后開發建設了十幾個項目,所開發樓盤先后獲得貴州省兩個100 重點工程、貴州省 100 個示范小城鎮項目、貴安新區具有投資價值的商業綜合體等稱號。同時連續多年榮獲誠信經營企業及納稅大戶、先進企業等榮譽。


【資料圖】

深愛房地產行業的王美焰,十余年來始終專注于小城鎮開發建設,她的愿景是為“老百姓建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居所”,把“穩品質”“保交樓”作為首要工作,至今保持著項目樓盤100%交付率的記錄。

在與王美焰預約的采訪時間,正逢她與設計院總設計師汪克一起討論金石總部的設計方案。王美焰對汪克提出的“建筑是藝術”的理念深表認同。她說:企業不僅要思考商業上的成功,還有包括美學等多方面的考量。她希望汪克老師的加入,讓金石總部取得藝術上的成功。

王美焰(左)與總設計師汪克

王美焰,一個感性與理性共存的女性,貴州小城鎮建設的領跑者之一。

2008年的北京,建設市場基本飽和,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的王美焰有了辭職創業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美焰跟隨厲以寧老師到貴州進行扶貧調研,王美焰發現了貴州蓬勃的生機,有了到貴州創業的想法。2009年,王美焰毅然與好友張燕聰等四位合伙人來到貴州創業,2011年創辦了中房金石集團。她的專業是投資經濟,張燕聰的專業是建筑學,她們有一起在北京投資、地產工作8年的經歷,彼此有著極高的默契度。

當來到貴陽,看到花果園、中鐵、未來方舟等大盤時,她們的心涼了半截,顯然,貴陽市地產業她們已經插不上足,接著到遵義等地州城市考察。發現地州仍然沒有自己的市場,只能退到鄉鎮,在小城鎮領域找出路。

貴州創業

記者:為什么會想到小城鎮建設市場?

王美焰:我們第一站到了貴陽,但是貴陽全是大型開發商,我們作為創業者,無論是經驗、資金、資源,都沒法與大房開商相比。于是,我們從貴陽轉戰到了市州縣。到安順、畢節、遵義調研時,我發現還是沒有機會,作為一群年輕的創業者,我們資金規模較小,無法運作大項目,我們選擇退到縣城市場。不過,我們也看到盡管資源不夠,但我們卻有技術、專業的優勢,這對進入縣城市場是有優勢的。所以我們公司的市場定位就是小城鎮建設。這也得到了包括厲以寧老師等多位專家的肯定。他認為作為一個創業型房開,先活下來,避開競爭激烈的中心城,選擇農村市場,走一條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是一種明智之舉。與此同時,從城鄉發展來看,小城鎮就像星星之火,貴州省有1000多個,我們現在僅僅開發了十幾個,還有那么廣闊的市場,發展的空間很大,這個事業可以持續地做下去。

記者:夏云是當年做小城鎮建設的第一站嗎?

王美焰:對,夏云是我們15年前,做小城鎮建設的第一站。當時為了避開省會城市的激烈競爭,我們在安順市夏云鎮拍下一塊土地。之后我們帶著施工隊伍進駐進來。現在這里的很多樓房,都是我們這十多年時間里建設的,其中,貴安第一城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項目。我至今都還記得,當時這里是一片村莊,連馬路都還沒有。

記者:貴安第一城的體量有多大?對于夏云鎮的發展您怎么看?

王美焰:貴安第一城是集休閑、娛樂、購物、居住、生活于一體化的配備完善、生活便利的大型社區,是貴安新區改善居民生活住宅的升級之作,整個項目約70萬方,有6000多住戶、大概2萬人生活在這里。夏云作為貴安新區核心區和全省100個示范小城鎮,現有5萬人,隨著夏云工業園和我們小鎮的發展,會形成一個良好產城互動。預計未來5年夏云鎮人口會突破10萬人。我相信,這樣的級別,除了茅臺鎮外,夏云鎮會發展成為貴州第二大鎮。

記者:一群大學生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幾乎用開荒式的方法推進了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和建設。現在回過頭來看,您們當時的到來,對于當地人來說,可能是件特別驚訝的事,當時他們對您們的到來信任么?

王美焰:15年前我們剛到的時候,鄉鎮上的老百姓都認為我們受不了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很快會打道回府,他們對我們充滿了好奇,同時也有質疑。但我們表現出來的毅力和堅持,讓他們對自己的判斷有了新的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項目的推進,打交道的地方多了,我們也慢慢融入了他們生活里,和他們認識、讓他們喜歡、讓他們信任,等我們產品呈現的時候,他們就購買了我們的房子。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到畢節調研,了解金石集團捐修鄉村道路

記者:這個項目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夏云鎮都意義重大,請您回憶一下當時這個項目做完以后自己的心情?

王美焰:冰火兩重天的心情,商業上的成功帶給我的是喜悅。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團隊內部產生了分歧。

記者:為什么會產生分歧?

王美焰:當時我們已經掙到錢了,團隊里有人就不想再繼續受這樣的苦,想回去開始另外一種生活。我們當時總共5個人,有2個人想回去,但我和張燕聰希望把青春做得更加精彩,想繼續做下去。回去還是留下,是一個根本性的道路,所以大家伙就經常發生爭執。

記者:因為選擇不一樣,所以后來您們還是分開了?

王美焰:現在過了這么多年,想了想,最后是性格和命運導致大家選擇了各自的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曾經質疑過,是不是我們還要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在選擇和放棄中徘徊不前。

記者:當時想過放棄?

王美焰:后來冷靜權衡下來得出,如果當時放棄的話,我們過去這15年創立的金石集團,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堅定選擇是對的,現在我們深深地愛著這份事業。金石集團是在我的手上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于我而言,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創業項目雖然取得了成功,但簡陋的居住環境、不適應的飲食以及高強度的工作,讓5人創業團隊分崩離析。有2人決定退出,其中一人還是王美焰的先生。創業夢想的分歧、家庭的分裂、伙伴的離去,同時,最好的創業搭檔張燕聰因為巨大的壓力,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這不僅讓企業的發展陷入困境,也成為壓倒王美焰的最后一根稻草。悲痛之下,她選擇離開貴州,去到北海散心,在那里,她遇到了愛情和事業的新起點。

記者:創業團隊人員的出走,為企業和項目蒙上了一層陰影,當時您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渡過的?

王美焰:當時我極度悲傷,因此決定離開貴州到廣西散散心,我來到北海邊上,望著大海,陷入了沉思和迷茫。但很幸運,我在這里遇到了愛情和事業的新起點。所以我常想,在至暗時刻,上天會給你送來光明,打開另外一扇窗戶。

記者:您在北海投資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王美焰:遇見我愛人后,我在北海待的時間變多了,我發現這個地方各方面都很不錯,想在這里投資。在考察期間,我了解到在我和我愛人相遇的那片海的旁邊有一塊土地在拍賣,我決定把它拍下來,在這里做一個以愛情為主題的樓盤。

記者:北海的項目名稱叫什么?

王美焰:北海的項目叫“金石·愛情海”,傳遞愛的幸運,建設愛的家園。

金石 · 愛情海項目開工

記者:您在商海打拼了那么多年,您浪漫的氣質還是沒有變。作為一個女性真的不容易,因為除了是企業家的身份之外,您還是母親和妻子。女性的多重身份要求她們在更具復雜關系中處理問題的平衡性,這對您來說是否是一種挑戰?

王美焰:一個人在社會中會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不同的場合要靈活的切換到適合當下場合里的身份,這樣才能與人事物環境和諧相處,而不是僵化的用一種身份角色去做事。把事業和家庭分開,是我們這種女人做不到的,但事業和家庭是一種融合關系,我把它們交叉在一起。因此大家會經常看見我的孩子跟著我出現在各個場合,換個角度說,這也是另類的培養方式,早早的就打開了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記者:從一位20多歲的美麗、柔弱的女性,變成現在一位非常堅毅、成功的女企業家,您覺得這些年來您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王美焰:我來貴州的時候是28歲,最初從事這個行業,我們是想成就自己,后來是希望能夠成就別人。15年前,我管理企業用的是從外企帶過來的管理制度、外企的管理模式。但是到今天,我發現我成為這1000多人的大姐,除了我們總工年紀比我大,我是我們公司的大姐,我努力去帶他們、改變他們,而不是使用他們、雇傭他們。

記者:您覺得金石集團的企業文化最特別的地方在哪里?

王美焰:就是“愛”的文化,金石集團走到今天是“愛”的文化。

用“愛”來管理公司、成就他人,是王美焰作為一名女企業家的獨特情懷。而在企業經營和發展上,王美焰堅持“老干媽”式的經營理念:不融資、不貸款。可房地產作為典型的資本密集型投入的行業特點,決定了房地產企業在經營中,對資金的需求量是大而持續的,王美焰的理念如何能夠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生存呢?

王美焰與金石團隊

王美焰:到現在為止,我們是一個很奇葩的公司,金石沒有融資貸款,沒有上市,甚至在疫情這三年,我沒有去申請一分錢“保交樓”資金,為什么呢?因為我有多少錢,就去做多大事,這個事兒在把控之中。我不求大,我只求做得長一點,每一個事情把它踏踏實實做好了。

記者:但是每個房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樓盤越大越好,這樣錢才能掙得最多。您如果不去借助一些外來資本的話,企業做得不夠大,您企業的員工,或者是您的合伙人,會不會有一些意見?

王美焰:就是因為有意見,所以最初大家分開了,留下來的我們達成了共識,就要做得長。做得大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把這個企業做得穩健、做得長久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不大,我們就適量,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做好一個再做下一個,就是一個一個的做,15年我們做了15個項目。

記者:一年一個,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

王美焰:對,我們就是這樣的,就像穿珍珠一樣,我是一個珠子一個珠子穿出來的項鏈。

金石集團成功競拍貴陽新地塊

記者:這兩年,房地產進入了一個低谷,您對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有什么樣的預期,您還有足夠的信心嗎?

王美焰:我認為小城鎮建設剛剛開始,目前在這個領域,我仍然是做的時間最長、項目最多的企業。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都把目光聚焦在城市里,那么小城鎮建設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是剛剛開始成長的一個市場,而且這個市場恰恰是我們老百姓很需要的市場,中國70%是農民,農民希望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就地城鎮化,是他周邊最近的鎮,而不是跑到大城市里面!就地城鎮化。第一:成本低,像我們的房價3000多塊錢,你到大城市里面8000元、9000元,甚至更貴;第二:就地城鎮化,離他的家很近,他可以回去種田,同時他的孩子在鎮上上學。而且鎮旁邊還有工業園、產業園,他們還可以干點活,有個工作,不需要非得跑到江浙,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在家門口就可以找一份收入略低一點,但是能夠兼顧家庭、孩子的工作。所以就地城鎮化,是中國農村城市化進程特別好的一個路徑,這個路徑需要更多的人參與,更多的人進來。

王美焰:未來的20年,在我退休之前我會堅定不移地走小城鎮建設路線,我認為這個市場巨大,方興未艾,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我們在這個領域里面做了15年,有很多的經驗,我們要把這個經驗傳播出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今年,我們堅定不移地在貴陽建設了金石總部大樓,既然金石總部在貴州,說明我未來的事業放在了貴州,這是我的一種決心!

記者:我們一直聽到一種論調,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放心去投;二線城市要慎重去投;中小城市、三四線城市千萬不要去投,這種論調您同意嗎?

王美焰:金石集團做的是剛需房,成本房,我們客戶80%是剛需,而我們3000塊錢的價格,就是8%的利潤。

記者:在房地產里面很少聽到成本房,成本房是一個什么概念?

王美焰:房地產售價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土地款;第二部分是建安成本;第三部分是企業要交的稅、人員工資開支、管理成本,除去這三部分構成,我只要8%的利潤,而且是兩年到三年的建設時間,一個項目8%的利潤。如果市場溢價了,那么這溢價空間屬于消費者。

記者:溢價空間屬于消費者,您還是只賺8%?

王美焰:對!兩三年才有8%的利潤,這就是一個存款利息。但與存款不同的是,實業養活著上下游企業,養活了員工。我還是希望給老百姓一個透明的價格區間,不論你賣3000元還是賣5000元,應該讓老百姓知道,這個價格體系里,成本是多少?利潤是多少?我相信只要價格透明了,老百姓是接受房地產的,就不會對房地產有很多負面和質疑的聲音了。

成功者的回憶里不只有苦澀和艱難,更多的是昂揚的斗志和收獲的喜悅。十多年的創業之路,也讓王美焰的人生跌宕起伏、精彩紛呈。在這條風雨兼程、篳路藍縷的創業路上,她始終堅持,因為她認為:青春就應轟轟烈烈,人生就該奮斗拼搏!

記者:聽說您曾經是年薪百萬的白領,放棄這樣的生活到貴州來打拼,如果讓您重新選擇的話,您還會選擇這樣嗎?

王美焰:過去在北京打工的生活是穩定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我今天走過的路,異常的驚險,一種波瀾壯闊的日子。如果重新選擇的話,我想生命只有一次,我還會選擇現在的這條道路。

記者:年輕人創業您怎么建議?

王美焰:雖然我們常說,年輕人還要敢闖敢干,但是我不建議大學剛畢業就去創業,最好是工作3到5年,有一定的行業經驗和積累再去創業,這種創業的成功幾率就會提高。

記者:您在貴州的10多年,有著特別精彩的青春、特別精彩的創業經歷,我也期望您保持初心,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20年風雨兼程、20年篳路藍縷,書寫了一個知性女子的傳奇生涯,青蔥的歲月留給奮斗者滿滿的回憶。如今王美焰帶領的中房金石集團公司在北京、貴陽、貴安新區、廣西北海、畢節黔西、畢節織金、平壩等城市群,擁有眾多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項目,產品涵蓋住宅、別墅、商業、寫字樓、SOHO公寓、loft公寓會所等,總資產已經達到80多億,累計開發面積160萬平方米。為23000多個家庭提供了溫暖舒適的居所,員工總數突破1000人。成為中國西部小城鎮建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文 成功

編輯 陳興云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