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獲悉,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工業生產呈現承壓企穩、回升向好態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海軍指出,目前重點鋼鐵企業穩定生產,石化行業保持較好增勢,煙草、動力電池等行業積極發力,新能源整車產能持續爬升。據湖北省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一季度限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73.2%。
此外,1至6月,湖北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952家,總數達18818家。與此同時,景氣指數也逐步改善。6月份,湖北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回升0.5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顯示企業市場信心和預期有所回歸。
此前,湖北統計局披露今年一季度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工業生產開局平穩,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1至2月,湖北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6個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63.4%,有11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增速達9.3%,快于規上工業增速5.1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2.8%;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4.0%;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8.1%;液晶顯示屏產量增長83.9%等。
但在工業運行企穩向好的同時,企業發展依然面臨挑戰。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姚莉在《中部地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以湖北省為例》中指出,湖北省企業盈利能力逐年提升,虧損企業占比下降,但成本過高、利潤率不占優勢;綠色發展方面表現相對較好,但廢水排放量等有待進一步減少,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與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較大;另外在資產周轉率、資產收益率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
對此,她建議湖北省應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等方面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同時利用湖北省的科教優勢等加快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降低工業污染排放,繼續推進工業的綠色發展等。
劉海軍則建議對汽車、電子、鋼鐵、化工等產業實施一業一策幫扶,促進轉型、開拓市場;加強工業重大增長點的調研挖潛、投產發力和正向激勵;分區域、分階段開展技術改造投資督導,加快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持續做好“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培育工作,加強“小進規”服務等。
上半年,湖北省陸續出臺《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深化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湖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湖北省產業發展。其中,由湖北省經信廳牽頭制定的《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的若干措施》圍繞降低稅費、融資、物流、用能、用地、用人、市場開拓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等8個方面,謀劃推出了33條政策措施,涉及企業從開辦、生產、經營、管理等全過程。
劉海軍則指出,據相關部門初步測算,這些政策措施實施后,在2023年6至12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650億元。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