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一片葉
(相關資料圖)
萬物已驚秋
北京時間8月8日2時22分41秒
太陽運行至黃經135°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
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
(小暑、大暑、處暑)
“三暑”中間還夾一個
“立秋”節氣
立秋之后才是處暑(末暑)
可見“立秋”≠“入秋”
不過老話也說了
一場秋雨一場涼
立秋過后盛夏已近尾聲
天氣漸漸轉涼是大勢所趨
雖說立秋不等于進入秋天
但接下來的幾天
蚌埠地區確實會進入
一段相對涼快的時間
在11日之前
蚌埠地區都不會出現高溫天氣
而且早晚氣溫只有24℃左右
比較舒適
蚌埠一周天氣預報
(2023年8月7日16時)
今年立秋屬“早立秋”
立秋后,熱氣消散和氣溫降低都尚需時日,我國很多地方仍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有民諺說“立秋反比大暑熱,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經忍受了一段時日“上蒸下煮”悶熱天氣的人們,無比渴望著涼爽秋風早一點吹來。對此,我國一些地區民俗把立秋又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體來說大致有兩種不同分法:第一種分法,以農歷七月為參照,如果立秋時還沒有進入農歷七月,那么就稱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時已進入農歷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對應的農歷日期為六月二十二,屬“早立秋”;第二種分法,以時間點來劃分,0點至12點為“早立秋”,12點至24點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屬“早立秋”。
源于此,民間也產生了不少諺語、俗話,如“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把扇丟,晚立秋熱不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