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通訊員 劉崧
從建設正酣的后海一線,到施工進度持續刷新的城區腹地,市北區的經濟引擎在這個初秋運轉加速,迸發澎湃活力。
重大項目既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也是強引擎。在青島市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市北區同步啟動11個項目,在攻堅三季度、決勝下半年的關鍵時刻,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內核,滿弓勁發,加快建設繁榮美麗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區。
【資料圖】
重大項目挺起發展“四梁八柱”
林立的塔吊在空中不斷揮舞著巨臂,轟鳴的挖掘機、裝載車來回穿梭,大批施工人員有序奔忙在鋼筋和混凝土的“叢林”中,眼下的青島國際郵輪港區航運中心項目正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作為三季度省集中開工項目之一,航運中心項目正在有序建設。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9萬平方米,建筑高度是180米,將結合郵輪旅游服務功能建設一處集總部辦公、高端酒店、配套商業為一體的超5A級商業綜合體,也將是區域地標建筑。
重大項目不僅是經濟的新增長點,也意味著城市未來活力的一個個源泉。今年以來,市北區緊扣“項目落地提質年”主題,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在“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上持續發力,促進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為市北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調結構,產業向新,重塑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作為市級重點項目,位于歡樂濱海城的青島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項目進展迅速。目前,啟動區商業商務片區已開工建設的6棟產業辦公樓和13棟低密度辦公樓基本實現主體封頂,正式進入內外部裝修階段,建成后將釋放5萬平方米以上的產業載體。
據介紹,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項目定位明晰,將以智能軌道交通為突破點,打造人工智能與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新高地。
促轉型,騰籠換鳥,激活低效產業空間。從百年工業遺存到高科技產業示范園區正蓄勢崛起,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可謂正在書寫振翅蝶變的新未來。首期項目規劃建設軌道交通裝備研發中心高端智能工廠及附屬設施,從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部分有關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制造,以引入的中車軌道交通研發產業為龍頭,聚合上下游產業資源,形成軌道交通產業生態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中車特色高科技產業示范園區。
聚能成勢,重大項目建設撐起穩投資的“四梁八柱”。1~7月,市北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4%,列十區市第3位;高技術投資增速134.3%,列十區市第2位。
讓發展成果轉化為民生實事
在市北區的重大項目建設中,既有增強、轉換發展動能的產業項目,也有補短板、惠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
在市北區本次啟動的11個項目中,勁松三路小學項目、萬科未來城停車場項目納入市集中開工項目,人民路295號小學(二期)、開封路環境綜合整治等8個項目計劃同步開工。
其中,勁松三路小學項目占地23.1畝,建筑面積2.2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一所18班小學,建設教學樓、風雨操場、戶外運動場和下沉庭院、廣場等,致力于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萬科未來城停車場項目占地13.5畝,擬建停車樓、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建成后將提供車位251個,有利于完善市北區萬科未來城停車場基礎設施,改善區域交通條件,提升區域內市民的生活質量和片區的整體面貌,進一步完善市北區的規劃功能。
項目建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發展成果轉化為民生實事的“動力源”。市北區對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領域的項目建設持續發力,聚焦“急難愁盼”,打造宜居宜業的品質城區。今年,浮山森林公園、聊城路停車場等一批民生類項目相繼開放,鹽灘片區、河西剩余片改造等一批城市更新類項目有序推進。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哪里,項目就落地在哪里。新學期伊始,育新小學、同德小學、中央商務區實驗學校三所新校投入使用,讓市北學子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市北實施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老舊街區改造工程項目,經過大半年的緊張施工改造,1017棟老樓重新煥發了新風姿,讓5.2萬戶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生長”。
隨著城市更新項目的建設,唐河路打通、南京路拓寬、遼陽路快速路工程讓市北路網越織越密,居民出行更舒心。
鉚足干勁“項”前沖。市北區上下正加壓奮進,將“施工圖”一步步轉化為“實景圖”,在一個個重大項目的攻堅突破、爭先奮進中,鋪就高質量發展的金秋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