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天天最資訊丨20余家A股上市公司赴瑞交所GDR上市 跨境轉換機制運行平穩順暢

時間:2022-12-08 07:30:46       來源:證券日報


(資料圖片)

進入12月份,A股上市公司發行GDR赴歐洲上市的步伐加快。12月6日晚,華友鈷業、永太科技、揚杰科技分別發布公告稱,相關GDR申請事宜獲中國證監會受理。

“隨著越來越多的監管及實踐經驗積累,GDR已經正式納入A股上市公司的融資工具箱。優質企業既可以背靠A股市場深耕國內業務,也可以借力GDR邁向國際。”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排隊情況來看,九成企業將GDR上市地定在瑞士。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發行GDR赴歐洲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已多達29家,其中26家將上市目的地定在瑞交所,占比近90%。

業內普遍認為,作為歐洲最重要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瑞交所體量較大、交易活躍,參與主體大多為機構投資者。同時,監管規則相對合理,具有可預期性;審計要求相對寬松,認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表示,與海外其他國家相比,瑞士政治環境相對穩定,有助于赴海外上市的A股公司防范、應對國際關系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可抗力因素。同時,瑞交所在投資者保護和監管措施方面相對完善。此外,瑞士的審計要求較為寬松。

從發行上市進展來看,上述29家公司中,最快者已拿到監管部門批文。具體來看,東方盛虹、杭可科技進展最快,相關GDR發行上市事項獲瑞交所監管局附條件批準;國聯股份、韋爾股份的GDR申請事宜也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復;另外,星源材質等6家公司GDR項目已獲中國證監會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多家公司GDR兌回解禁。截至目前,今年共有9家A股公司發行GDR并在境外上市,其中5家GDR已解禁,可以轉換為A股股票。記者據相關公告梳理發現,截至12月7日,5家中已有4家的GDR存續數量不足發行量的50%。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意味著過半GDR通過跨境轉換機制兌回,轉換為A股股票,且很可能已賣出。

以杉杉股份為例,根據相關公告,中國證監會核準該公司的GDR實際發行數量為1544萬份,所對應的基礎A股股票數量為7721萬股。截至11月30日收盤,杉杉股份GDR存托人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的公司A股股票數量為2501萬股,不足中國證監會核準的公司實際發行GDR所對應的基礎A股股票數量的50%。

“總體來看,在GDR兌回解禁后,上述4家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較為平穩,也反映出GDR跨境轉換機制順暢有效,日趨成熟。”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付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之所以出現兌回現象,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場流動性不足、GDR價格低迷。目前來看,這些公司多是新能源等新經濟領域的優質企業,發展潛力大,隨著境外機構對這些公司的認識和了解逐漸加深,其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付饒進一步表示,目前,GDR融資已成為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新形式,也是主流的海外融資渠道之一。隨著中歐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加深,GDR將成為常態化再融資新途徑,預計明年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A股上市公司赴歐洲發行GDR募資,加速國際化布局,提升市場競爭力,這也將進一步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標簽: 中國證監會 上市公司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