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想必大家現在對于張伯禮揭秘“未陽人”是怎么回事的信息都是比較想了解的吧,那么針對于張伯禮揭秘“未陽人”是怎么回事方面的信息,小西自然是收集了一些相關方面的信息,那么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下下面小西為大家收集到與張伯禮揭秘“未陽人”是怎么回事相關的知識吧。
如今很多人都已經度過了第一波的新冠感染,但是對于挺進“決賽圈”的“未陽人”來說,都十分擔心接下來會成為感染的重點人群。據了解,到目前為止,仍然有部分人,正常上班、生活,從始至終就沒有“陽過”。不少人都很好奇,這些“未陽人”是怎么回事?來看看張伯禮院士的最新解答吧。
“拋開尚在研究探索中的基因因素,理論上身體更健康的人群相對于體弱的人群更不易感染病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但我們在實踐中觀察到,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力較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與患者的身體因素關系相對較小,而與采取的防護措施是否完備、生活習慣是否良好關系更大。”
看看沒“陽過”的人群,其日常保護措施大都比較到位,能夠做到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甚至隨身攜帶酒精消毒,盡量避免與公共物品進行接觸,減少摘下口罩的次數;日常生活規律,均衡健康飲食,生活路線規律,避免前往人多的場所,不進行非必要的人員接觸,不僅注意在工作單位的防范,也注意家庭內部的消毒。
“此外,未感染人群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已經完成了新冠疫苗和加強針的接種,對新冠病毒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張伯禮說。
不過張伯禮也表示,有些沒“陽過”的人群,也可能是感染后無明顯癥狀表現,也可能是沒有及時進行核酸檢測。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1月6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波疫情中,體感上沒“陽過”可能存在很多情況,其中就包括有的人感染后沒有出現癥狀,是無癥狀感染者。有的人在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過,體內有抗體,而自己沒注意到。
“無論沒‘陽過’的人,還是已經‘陽過’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張伯禮提醒,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個人防護;在春節期間,盡量減少走親訪友、串門聚會;有基礎病的高齡患者應及時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老人、孩子、孕產婦等重點人群要盡量減少外出,避免感染或再次感染。
以上就是張伯禮揭秘“未陽人”是怎么回事介紹了。希望上述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整理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