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溫州銀行逾億股股權流拍背后:近些年業績大幅波動 IPO十余載未走出輔導期

時間:2022-12-23 11:32:0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23日訊(記者 燕山 曾薔)日前,溫州銀行因7800萬股股權折價三成仍遇冷流拍引發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阿里司法拍賣網顯示,上述7800萬股股權為被執行人樹德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被分拆成8筆進行司法拍賣,起拍價合計約1.70億元,較市場價降幅約30%,于12月19日上午10時至12月20日上午10時歷經一天競價周期,最終均因無人出價導致流拍。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樹德集團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13日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2.48億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溫州銀行股權被頻繁司法拍賣,2022年以來至今該行在阿里司法拍賣網上存在100筆股權司法拍賣信息,其中包括上述7800萬股股權在內,該行在過去一個月內已有超1億股股權遭流拍。

11月23日,新明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溫州銀行合計4595萬股股權被分拆成23筆進行為期一天的司法拍賣,起拍價合計約9745.99萬元,較市場價降幅30%,最終于11月24日上午10時均因無人出價導致流拍。據溫州銀行2021年年報,新明集團有限公司為該行第七大股東,持有該行約1.47億股股份,持股比例2.20%。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新明集團有限公司在2021年9月17日至2022年10月25日期間9次成為被執行人,在2021年3月25日至2022年8月15日期間14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即俗稱“老賴”。

除此之外,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溫州銀行第八大股東大自然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2022年2月21日至2022年10月27日期間6次成為被執行人,在2022年2月7日至2022年8月15日期間5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第十大股東三虎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21日成為被執行人,在2022年1月13日至2022年3月8日期間7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資料顯示,溫州銀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溫州市商業銀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務社和8家營業處整合而成,2007年順利更名并啟動跨區域經營,相繼在上海、杭州、寧波等9地設立異地分行,現轄屬172家營業網點,員工3600余人,對溫州本土網點實現全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股東問題突出的同時,溫州銀行早在2008年就已開始籌備IPO,歷經十余年至今未走出輔導期;該行2022年前三季度雖同比增長32.93%至8.80億元,但近些年業績大幅波動,凈利潤整體明顯下滑。

2008年,溫州銀行董事會曾發布上市議案,2009年通過上市輔導期。而后溫州銀行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2019年2月21日,證監會浙江監管局披露了溫州銀行輔導備案公告文件。公告顯示,溫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輔導期大致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然而截至目前溫州銀行仍處于輔導階段,中金公司官網于2022年10月14日發布輔導項目公告顯示,溫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已至第十五期。

業績方面,溫州銀行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信息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凈利潤8.80億元,同比增長32.93%。另根據溫州銀行歷年年報,2016年至2021年的六年間,該行凈利潤分別為10.29億元、9.02億元、5.10億元、6.93億元、1.59億元、1.98億元,增速分別為26.57%、-12.34%、-43.46%、35.88%、-77.06%、24.53%。也就是說,溫州銀行2021年凈利潤較五年前的2016年降幅達80.76%。

同時,2014年至2021年的八年間,溫州銀行資產利潤率依次為0.56%、0.58%、0.58%、0.42%、0.23%、0.30%、0.06%、0.06%,均未達到“不應低于0.6%”的監管要求;資本利潤率依次為7.99%、8.43%、9.76%、7.43%、4.02%、5.49%、1.11%、1.11%,均未達到“不應低于11%”的監管要求。

此外,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2022年6月15日,溫州銀行衢州分行因存在貸款管理不到位,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證券賬戶;貸款管理不到位,信貸資金被違規挪用被中國銀保監會衢州監管分局罰款70萬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以上情況向溫州銀行官網發布的媒體記者采訪函接收郵箱、以及2021年年報披露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問題,并撥打該行2021年年報披露聯系電話,對方表示將有專人接收處理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任何采訪回復。

標簽: 被執行人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