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鏈 >

云南省尋甸縣:做大“文化+旅游”擦亮紅色文旅名片

時間:2022-10-14 09:40:59       來源:云南經濟日報

尋甸縣山川秀美,風景絢麗,四周被鐘靈山、關索嶺、牛欄江環繞,群山蒼翠,碧波擁懷,蜿蜒流長,曲折迂回。這里既有“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意畫卷,也有“森林綠草云霧散,千頃江河白鷺飛”的田園牧歌景象。徜徉在青山綠水間,清風徐來,夢中那個“伊甸園”漸漸清晰。

近年來,依托自然生態山水與歷史民族紅色文化等優質資源,尋甸縣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堅持“旅游活縣”戰略,以“三線三片四帶”旅游發展格局為目標,以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鳳龍灣特色小鎮、一丘田善態莊園為引領,大力推進全域旅游,促進文化、生態、鄉村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打響休閑養生旅游品牌,爭創全省旅游強縣。“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1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46億元。

做大“文化+旅游” 擦亮紅色文旅名片

尋甸縣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和文化內涵,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故里、紅色旅游勝地。近年來,尋甸縣圍繞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先鋒六甲之戰紀念園、魯口哨“4·29”渡江令發布遺址等紅色景點資源,打造紅色精品線路,持續推進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營造紅色旅游的濃郁氛圍。

尋甸縣七星鎮高田村委會魯口哨村,保留著紅軍“4·29”渡江令發布遺址。建成的紅色牌坊、紀念碑、紅軍長征特色展覽館、紅色廣場、紀念浮雕墻,講述著80多年前紅軍長征路過此地的革命歷史。其中,魯口哨紅色文創商店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參觀和購物。

“今年接待的游客已達2萬余人,結合已有的紅色景點資源,帶動餐飲服務業和農特產品銷售,村民人均增收三四百元。”七星鎮高田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阮云良說。

做強“休閑+農業” 助力居民增收致富

遠離城市的喧囂,偷得浮生半日閑,成了很多人的心之所向。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尋甸縣大力培育鄉村旅游龍頭企業和鄉村旅游示范戶、帶頭人,建設了一批田園綜合體、特色村鎮,包裝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精品旅游線路和特色鄉村旅游產品。

鄉村美帶動了旅游旺,“休閑農業”快速崛起。在占地3000余畝的一丘田善態莊園里,游客們在品嘗特色美食的同時,還能走進田間地頭,感受農耕文化。莊園負責人龔艷瓊說,旺季周末時,一丘田善態莊園每天接待游客超過1000人。

距離莊園10公里的大壩者村,鳳龍灣小鎮的發展給當地帶來增收紅利。村民將自己養殖的土雞、土雞蛋等特色農產品拿到特色集市上出售,不少村民還建起了農家樂、生態草莓園等發展鄉村旅游,收入大幅提升。目前,大壩者鄉村旅游業服務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以鄉村旅游主導產業的發展模式已現雛形,從事鄉村旅游業的群眾年均收入增至8萬元以上。

做活“生態+招商” 注入景區發展動能

依托縣域優質的旅游資源,尋甸縣大力推進生態文化產業的高度融合,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重點圍繞柯渡—先鋒—七星紅色旅游線路開發、渝昆高鐵尋甸站站城融合發展、高鐵站附近文旅項目、一丘田善態莊園大健康項目、鳳龍灣小鎮規劃建設、塘子溫泉村開發、北大營草場等片區資源,加大整合力度,推進旅游標識標牌、旅游廁所、服務咨詢等設施建設,補齊短板,不斷強化“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保障。

越過山丘,蹚過湖水,三橋同心,三軌并存。鳳龍灣小鎮緊扣“生態·童話”主題,以“生態廊道環境保護”的生態保育形式、“一鎮帶三村”的產業培育方式,優化形貌、活化資源、豐富業態,實現生態文化產業高度融合。小鎮自建設以來,謀劃重大項目60余個,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4億元。

“今年一季度,鳳龍灣小鎮二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2萬元,鳳龍灣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17萬元。”尋甸縣文旅局副局長全彩瓊介紹,目前,小鎮生態綠化工程、三軌火車文化建設、小鎮水電管網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正全力推進。

隨著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實施,一組組數據提振人心,尋甸縣將堅持“旅游活縣”戰略,努力推動尋甸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標簽: 云南省尋甸縣 紅色文旅名片 鳳龍灣小鎮 小鎮生態綠化工程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