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室內窗明幾凈、攤位規范,室外綠毯苫蓋、平整寬敞……4月17號,記者走進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貝爾路綜合性便民市場,這里是呼和浩特首批開放的早夜市之一,占地1500平方米。據了解,這里曾經是一個因拆遷常年空置的大院,堆滿了附近居民偷倒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而如今,經過垃圾清運、地面平整、部署規劃,這里將成為毗鄰振華廣場、地鐵網紅街等熱門商圈,集水果蔬菜、日常百貨、餐飲小吃于一體的全天候綜合便民市場,成為提振首府經濟、點亮城市煙火氣的前沿陣地之一。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采取“新設市場攤區、增設經營攤位”等方式,本著“科學設置,統一管理”“方便群眾,疏堵結合”原則設置臨時放開市場,實行統一劃行歸市、統一劃定經營攤位區域、統一經營時間,統一納入管理。
內蒙古臺特約評論員李淑芳指出,早市和夜市的恢復,對提高城市煙火氣,極為重要,這次呼和浩特市市區開發出了50處早夜市,是政府為市民做的一件大好事。首先,經過三年的疫情,城市亟待提升經濟,早夜市點亮城市的煙火氣。其次,早夜市貨物品種齊全,能夠滿足廣大市民群眾生活需求,構建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再次,早夜市能夠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生存問題,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
就如何對早夜市衛生環境等問題進行有序管理,做到既不影響市容環境和市民生活又不妨礙交通出行;放而不亂、管而不死,經營規范有序,最大限度地發揮露天市場攤區對流動商販吸納能力,促進更多個體經營者就業。李淑芳建議:一是設置攤位的時候,確實要做充足的準備和考慮;二是針對攤位問題,制定一些預案,并和入市經營業主攤販簽訂一個文明經營的承諾書,經營攤販要嚴格按照指定的經營地點、范圍、時間規范經營,不得混淆經營、擅自移動經營點位、擴大經營面積;經營攤主嚴格按要求做好攤點攤區衛生,確保垃圾日產日清、攤走地凈。
編輯:葉樹萍、張海濤、嘉 琦
審核:趙 婧
監制:山 丹
聲明:奔騰融媒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新聞廣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