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名醫說|專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趙方輝:呼吁各方協作,加強推動小年齡組女性HPV疫苗接種

時間:2023-04-26 11:17:15       來源:21經濟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是威脅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一殺手。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約60.4萬,死亡人數約34.2萬。另有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占到了幾乎全球的五分之一,平均每5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宮頸癌,每9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于宮頸癌。

與居高不下的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我國HPV疫苗接種率并不高,僅為2.24%左右。這也意味著,我國對于宮頸癌預防的認知、管理、普及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補齊短板,任重道遠。


(相關資料圖)

4月24日至30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免疫周”。為了解國內女性對HPV疫苗的認知、態度和接種習慣,在今年“世界免疫周”來臨之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趙方輝教授,就宮頸癌的有效預防、HPV疫苗規范認知等話題,進行科學權威解答。

《21世紀》:宮頸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少數可防可控的惡性腫瘤之一。請您給我們講解一下如今宮頸癌預防在我國的嚴峻形勢是怎樣的?

趙方輝:我國近20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宮頸癌主要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導致,近10多年來國家加大了力度普及“兩癌”篩查及強化HPV疫苗接種覆蓋率,加強宮頸癌的防治。HPV疫苗接種,越早進行越好。HPV疫苗,目前國內已經獲批的是進口二價、四價、九價疫苗,以及兩款國產的二價疫苗。作為一級預防措施,HPV疫苗的接種,對后續的宮頸癌預防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目前來看,無論是HPV疫苗接種還是宮頸癌篩查還存在的嚴峻的挑戰就是覆蓋率不夠。預防措施方面,在群體上需要有一定的覆蓋率才能真正起到降低疾病的發病和死亡的效果。一方面,在篩查上,篩查技術的選擇、醫務人員服務能力以及篩查質量控制都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此外,后期對于篩查患者的隨訪和治療,也需要進一步關注;另一方面,在疫苗的預防接種上,覆蓋率、可及性仍存在較大的挑戰。例如,可及性有兩類,一是是否所有適齡女性可以負擔得起?有多少人能夠自己支付?二是可獲得性,很多人可能想接種,但是疫苗供應存在問題。因此,想要消除宮頸癌任重道遠。

《21世紀》:HPV疫苗接種的重要性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不少地方也相繼出臺措施推動在校適齡女生接種HPV疫苗。您覺得,如何進一步提升HPV疫苗的接種率?在提高適齡女性接種HPV疫苗方面,目前國家還有哪些需要加強推動的方向?

趙方輝:現在獲批的幾款疫苗,主要覆蓋9-45歲年齡段的女性。一般來說,優先推薦接種的適齡人群是9-14歲青少年,畢竟這是預防性疫苗,沒有發生感染之前接種效果最好,接種之后成本效益也較為可觀。也確實有數據顯示,成人女性接種疫苗保護效力不如小齡女性。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在疫苗接種的投入方面,更多聚焦最佳、成效最好的年齡段,優先推薦小年齡人群。

我們的團隊做過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女性群體HPV病毒感染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在15-24歲人群,她們可能剛剛有性生活的,一個是40歲以上成人女性這兩個階段。而目前接種意愿較為強烈的人群主要以成人女性為主,他們迫切感覺到疾病的風險,積極踴躍加入疫苗接種的隊伍。這也使得大多數疫苗都打在成人女性身上,小年齡群體接種率較低。我國小年齡人群接種疫苗很多都是政府主導的形式開展,這也意味著,后續需要呼吁各方協作,加強推動小年齡組女性疫苗接種。

《21世紀》:之前您提出,如果國家采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單劑次,14歲人群僅常規接種單劑次疫苗其實可以節省很多。二劑次相比三劑次會有什么區別?

趙方輝:歐美國家最早進行HPV疫苗研發是在2006-2007年,研發上市的產品臨床注冊試驗都以三劑次為主。所以,最開始其他國家納入免疫規劃的HPV疫苗都是三劑次。但后面隨著證據的積累發現,小年齡組的兩劑次效果和成人女性的三劑次一樣。所以,世衛組織前幾年就發出了推薦,9-14歲的女孩是推薦接種兩劑次。中國最開始疫苗做臨床注冊試驗的時候也是三劑次,后來也有了小年齡組兩劑次效果完全可以的證據。此外,世衛組織去年官方也更新了立場文件,倡導一劑次的接種程序,現在也陸續有些國家,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在改程序。不過目前國內藥監局還沒有獲批單劑次HPV疫苗。

從三劑次減到二劑次,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保護時長如何?保護效果如何?這需要看長期積累的科學證據。國內已獲批的二價HPV疫苗針對9-14歲女性均只需接種兩針,在提供同等保護的基礎上,提升了便捷性及可及性。其實,減少接種劑次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中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從三劑次減到二劑次,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21世紀》:HPV疫苗目前有二價、四價、九價這三種HPV疫苗,部分女性還是存在執著于“高”價數,您對于這種現象是怎么看待的?二價、四價、九價疫苗有哪些差異?公眾該如何選擇?

趙方輝:HPV疫苗目前有二價、四價、九價,聽起來數字差別非常大,實際上覆蓋的病毒保護情況差別并不大。比如,二價和四價對宮頸癌而言主要覆蓋兩型:HPV16型、18型,在全球70%以上的宮頸癌都是由HPV16型和18型引起,中國約84%的宮頸鱗癌由HPV16型和18型引起,對于疫苗的選擇而言,接種二價HPV疫苗已經可以預防大多數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防癌是 “夠用” 的。由于現在的高價疫苗供應較為緊張,普遍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不少人需要等很長時間。如此,因等待不進行疫苗接種就會存在免疫空白,帶來較大的感染風險。但如果及時進行二價疫苗接種,可以給自己增加保護,能至少實現70%-80%的防護,可以預防大多數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了。現在我們建議有什么苗打什么苗。從公共衛生學的角度來看,在疫苗短缺的情況下,資金、資源無法全部覆蓋的情況下,建議早打早保護。

《21世紀》:除了疫苗,宮頸癌篩查也成為當下宮頸癌早期預防的重要一環。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在篩查方面,目前臨床主要有哪些技術和手段?哪些人群尤其需要加強宮頸癌篩查?

趙方輝:篩查比疫苗更復雜,政府已經啟動了10多年,而且也很重視。但是篩查的質量很重要,只有高質量的篩查才能算有效。如果僅僅進行了“查”,但是使用的篩查技術本身就不夠精準,或者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較差,“篩查”的質量就無法能保障。所以,現在我們更注重的是高質量的篩查,需要提高“有效”覆蓋率的提高。

《21世紀》:《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明確,到 2030 年實現下列目標,將使所有國家走上消除宮頸癌的道路。從現狀來看,想要實現消除宮頸癌的目標,還有哪些急需推動或為之努力的方向?

趙方輝:對于任何女性,不管是不是政府推薦的年齡段,只要有高危行為、高風險的因素存在,都建議積極主動去尋求篩查。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就制定了一項全球戰略,支持消除宮頸癌這一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各國家在2030年時達成“90-70-90”,即90%的15歲女孩完整接種HPV疫苗,70%的女性在35歲時接受高效檢查,并在45歲時再次接受檢查,以及90%的癌前病變和已經確診侵襲性腫瘤患者接受治療和管理。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三個目標都有急需推進的關鍵點。對于女性個體來說,要做好HPV疫苗接種和宮頸癌篩查相結合,越早防護,越早受益。

消除宮頸癌有賴于社會多方共同協作,拿出最好的方案、最好的防治策略,積極推進。我們也希望,可以為政府提供比較好的方案和策略,既能兼顧經濟成本,又能保證效果。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