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量計算的方法 (一)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 工程量計算之前,首先應安排分部工程的計算順序,然后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
2、分部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應根據其相互之間的關聯因素確定(見第二章、第二節,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
(資料圖片)
3、 同一分項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計算順序,是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
4、分項工程由同一種類的構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項目組成。
5、如“預應力空心板”為一個分項工程,但由于建筑物的開間不同,板的荷載等級不同,因此出現各種不同的型號,其計算方法就是分別按板的型號逐層統計匯總數量,然后再查表計算出相應的混凝土體積及鋼筋用量。
6、再如“內墻面一般抹灰”為一個分項工程,按計算范圍應包括外墻的內面及內墻的雙面抹灰在內,其計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的規定,將各樓層相同工程做法的內墻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內墻抹灰總面積。
7、 計算工程量時應注意:按設計圖紙所列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必須與相應的工程量計算規則中相應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一致,不得隨意改變。
8、 為了保證工程量計算的精確度,工程數量的有效位數應遵守以下規定: 以“噸”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后三位數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數字,第三位四舍五入;以“個”、“項”等為單位,應取整數。
9、 計算工程量,應分別不同情況,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按順時針順序計算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點。
10、這種方法一般用于各種帶形基礎、墻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
11、 2、按編號順序計算 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于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后進行計算。
12、 3、按軸線編號計算 對于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
13、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
14、 4、分段計算 在通長構件中,當其中截面有變化時,可采取分段計算。
15、如多跨連續梁,當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寬度與其他跨不同時可按柱間尺寸分段計算,再如樓層圈梁在門窗洞口處截面加厚時,其混凝土及鋼筋工程量都應按分段計算。
16、 5、分層計算 該方法在工程量計算中較為常見,例如墻體、構件布置、墻柱面裝飾、樓地面做法等各層不同時,都應按分層計算,然后再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
17、 6、分區域計算 大型工程項目平面設計比較復雜時,可在伸縮縫或沉降縫處將平面圖劃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計算工程量,然后再將各區域相同特征的項目合并計算。
18、 (二)工程量快速計算方法 該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根據構件或分項工程的計算特點和規律總結出來的簡便、快捷方法。
19、其核心內容是利用工程量數表、工程量計算專用表、各種計算公式加以技巧計算,從而達到快速、準確計算的目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