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基于《全球托管商》雜志對代理商的兩項年度調查的受訪者,發現存在交易失敗風險的股權交易價值可能高達9700億美元,而存在風險的固定收益交易價值估計約為3000億美元。為避免這種規模的貿易失敗風險而借入股票的成本可能高達38億美元。
(資料圖片)
然而,盡管26個主要市場和60個新興市場的子托管人及其客戶報告了故障率,但超過一半的子托管人和一半的全球托管人沒有計算故障成本,這表明對交易故障和相關成本缺乏了解。
OM的GEO Strategy執行董事馬修納爾遜(Matthew Nelson)表示,“在大多數市場中,你可以進行十億分之一秒的交易,仍然有三天的結算周期,但股票和固定收益交易的失敗率分別為2.8%和1.4%,這令人驚訝。”。“考慮到歐洲的13個證券存管機構(CSD)和兩個ICSD,2010年間的結算額達8950億歐元。如果采用2-3%的故障率,僅2002年一個競技場就要損失近200億歐元。雖然我們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工具,但是工具很多。”
托管同意,如果結算失敗導致罰款,交易失敗率會降低,尤其是結算周期縮短到T 2。在2012年3月發布的CSD提案中,委員會主張對結算失敗使用罰款,并要求交易在T 2內結算。
然而,托管人擔心,如果在較短的結算周期之前不提高中介機構的效率,特別是在貿易撮合過程中,結算失敗的風險將會增加一倍。
尼爾森說,“雖然只有兩年半的時間,但考慮到主要的系統變化和為新周期做準備所需的市場實踐,這并不遙遠。”
對于最嚴重的違規行為,即葡萄牙(股票失敗率為10%,固定收益為5%)和以色列(股票失敗率為7.5%,固定收益失敗率為7%),當結算周期縮短時,失敗率將成為更大的問題,Nelson說。他說,“考慮到你在歐洲有T 2,T 1正在被談論,這是令人驚訝的。”“當你壓縮這些交易生命周期,仍然有2.8-3%的股票失敗率時,你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實現這些結算周期的關鍵是在交易日或盡可能接近交易日當天確認或撮合。像我們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這對于滿足這一期限至關重要。”
新興市場(在結算期表現最好)迫使他們購買,對屢犯者施以重罰。
“懲罰是讓他們專注于降低失敗率和采取正確市場做法的唯一途徑。故障率為零的情況下肯定是有效的。”尼爾森說。“即使一些新興市場的故障率分別超過2.8%和1.4%,他們也會投資基礎設施,但在整個貿易生命周期內建立強大的運營基礎設施,可以彌補這一點。他們擁有更新的系統,并且在一些主要市場上不承擔舊系統的負擔。這些主要市場在升級其原有系統方面面臨巨大挑戰,但必須在未來18個月內完成。
尼爾森補充道:“現有的技術可以更快地結算和結算證券交易。因此,實現這一目標的障礙純粹是程序性和行為性的。”全球轉向更短的結算周期將增加失敗交易的數量,除非調整交易后的操作方法,以縮短交易執行和結算之間的時間。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改變是,市場參與者要在交易執行的當天確認交易,做到及時準確的結算。"
托管人及其客戶將不正確的結算和賬戶指令數據列為最重要的失敗原因,其次是雙方故意無法解決問題以及現金和證券周期不匹配。
尼爾森總結道:“我們希望CSD法規和此類白皮書將強調自動化投資的必要性,這些/地區將開始關注不僅確保其基礎設施是健全的,而且人們正在投資自動化。相關技術,以降低故障率并滿足新的解決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