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世界聚焦:掘金“銀發經濟” ,險企加速布局康養生態圈

時間:2022-12-27 09:45:24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險企紛紛挖掘“銀發經濟”領域的投資機會。這其中,與保險緊密協同的康養領域一直是保險公司的戰略布局重點。尤其是在養老焦慮越來越明顯的當下,保險公司的布局動作,有明顯的提速趨勢。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太平健康養老(廣州)于近期成立,注冊資本8.22億元,由太平人壽全資持股。1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包括人保壽險、中國太保在內,多家保險公司明顯加快了布局康養賽道的節奏。業內專家表示,保險行業一直在布局康養產業,其主要背景是保險公司提供延伸產品差異化服務,發展大康養產業,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務。

險企不謀而合發力康養生態圈


(相關資料圖)

老齡化下的養老需求正變得越來越旺盛,一大批嗅覺靈敏的險企正在加速布局康養相關產業。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太平健康養老(廣州)有限公司于近期成立,注冊資本8.22億元,經營范圍包括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遠程健康管理服務、養生保健服務等。股東信息顯示,太平健康養老(廣州)有限公司由太平人壽全資持股,這是中國太平在康養領域持續布局的一個落子。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進入2022年下半年,保險公司明顯加快了布局康養賽道的節奏。

11月16日,人保壽險正式對外發布康養服務品牌“暖心歲悅”。據介紹,該品牌覆蓋了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旅居醫療等五大板塊。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表示,公司精心準備,搭建養老服務生態圈,進軍康養領域,是推進公司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要支撐。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太保壽險“芯”活力服務品牌正式發布。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芯”活力服務品牌是以家庭健康養老需求和場景為出發點,整合包括太醫管家、高端醫療、源申康復等健康養老服務資源。近期,據中國太保集團披露,認購旗下太保資本發起的大健康產業基金份額,認購金額12億元。

不僅是大型頭部險企在康養產業持續布局,作為銀行系險企,工銀安盛人壽在11月8日正式推出以“照護、家庭、嚴選”為特色的專業養老服務品牌“盛華年”。工銀安盛人壽董事長馬健表示,公司將加快構成完整壽險服務閉環,更好地服務客戶,實現養老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保險公司加速布局康養生態圈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變革背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有2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4.2%,這意味著我國已經從人口老齡化社會步入人口老齡社會,養老需求和健康保障需求預期都在與日俱增。

從保險公司自身角度,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分析,自部分保險公司發展養老社區以來,保險行業一直在布局康養產業。這主要背景是保險公司提供延伸產品差異化服務,發展大康養產業,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務。

需持續健全服務水平和能力

近兩年,整個壽險市場一直在經歷轉型的陣痛,保費增速放緩,保險代理人規模持續收縮,投資收益下滑,在整個行業的低迷期,如何結合養老產業前景推動保險主業發展,也是各家險企探索的方向。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表示,今年以來,包括債券、股票等其他方面的投資,收益更差,機會也更少,而保險資金作為長線投資的品種,在投資過程中,更契合康養產業長期投資的特點。康養產業本身跟保險主業有一定的關聯性,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投資意愿更高。

中信建投相關分析報告則指出,養老及醫療的整合將提供保險公司穿越周期的盈利能力,相比單一的保險業務而言,也將為公司帶來更高的估值溢價。

伴隨著在康養領域的持續布局,不同保險公司都在逐步探尋更符合自身情況的發展模式,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具體的發展策略方面,不同保險公司有不同的選擇。其中,入局較早的大型保險集團公司偏向重資產的養老社區投入;一些中小保險公司更傾向輕資產的“居家養老+醫療服務”;近兩年,也有不少保險公司選擇“輕重結合”。

不過,高質量的養老保障背后,離不開完備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支撐。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在加大資產投入的同時,在配套產品、服務等方面也需要持續探索。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保險機構養老金融競爭策略研究報告》,險企布局養老社區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養老服務能力,而專業水準的運營能力是國內養老機構的短板。

徐昱琛提示稱,保險公司康養生態圈的布局與其保險主業的匹配度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除了要關注投資收益,也需要關注自身的康養產業能不能與保險產品以及長期的衍生服務形成配套。

針對險企在康養服務方面的發展,宋占軍表示,康養產業的服務對象具有不同的照護服務需求,保險公司需要高度重視康養產業的專業復雜性,積極培養照護人員,完善失能照護評價標準,優化房屋適老建筑。

標簽: 保險公司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